“在家门口就可以挂到专家号,真是太方便咯。”近段时间,桐梓县娄山关街道居民杨大哥心情十分舒畅,身患肺气肿的他,在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吃药,身体有了明显好转。

今年以来,桐梓县娄山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向上对接遵义市中医院,双方签订了定点帮扶协议,遵义市中医院每周三派专家到此坐诊、开展教学查房等,并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同时,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与桐梓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脑外科、消化内科签订了技术帮扶协议。
“通过优质医疗服务下沉,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能力,特别是在中医技术方面,我们以前不会的小针刀和督脉灸等,现在都能熟练地开展了。”娄山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高鸿说。
此外,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将23名党员编入社区网格,通过“党员进社区”“专家远程会诊”等形式,构建全方位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组织党员网格员定期入户走访,把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今年1-10月,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门诊患者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3.5%,接诊住院患者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6.3%。“离家近、效率高、服务态度好”成了当地居民最多的评价。下一步,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做实做细党员下沉工作,对辖区内的重点人群开展定期巡诊,同时通过引进专家人才、外出进修学习、村医培训等方式提升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
除了看病就医,医疗保障也关系民生、连着民心。近年来,桐梓县以保障和扩大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医疗保障领域“放管服”改革,打造医保经办服务“乡村通”暨“15分钟服务圈”,缩短医保“服务直径”,提升医疗保障服务水平。
“社区的服务很到位,以前我们办事情,要跑很多个部门,现在来社区就能解决了,方便又快捷。”娄山关街道西流水社区群众李荣飞近期来到社区咨询医疗保险的相关事宜,不一会儿便办理完结回家了。
娄山关街道西流水社区医保服务工作人员赵永香介绍,社区通过微信公众号、现场受理、电话告知及上门服务等方式推进医保服务经办工作,努力实现材料少、流程简、时限短、服务优的办事过程。
自打造医保经办服务“乡村通”暨“15分钟服务圈”以来,桐梓县将城乡居民参保登记、住院费用报销、门诊费用报销、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等县级29项医疗保障相关的高频服务事项下放至基层医保经办服务站(点),打通了医疗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桐梓县还与国家及省医保服务平台APP、“遵义医保”微信公众号、“网上办事大厅”等深度融合,依托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基层服务站(点),推动医保经办服务“下沉办”“就近办”“网上办”,实现群众足不出村(社区)即可办理医疗保障业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蓝婴
编辑 曾书慧
二审 陈毓钊
三审 许邵庭
「天眼问政」贵阳两大“旱码头” 喊客“宰”客乱象为何屡禁不止?
深圳探索实现重大项目各部门同步受理、并联审批 交地即交证 拿地即开工
中国驻澳使馆回应澳前总理攻击中国言论:丑陋而疯狂的表演令人不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