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万米隧道的春运护航人

nihao

隧道两侧的山陡峭险峻,一个身穿黄马甲的身影正在努力向上攀爬,脚下不时有碎石掉落。在他身后,跟着三位“黄马甲”。

新春走基层|万米隧道的春运护航人
(图侵删)

春运期间,每天天刚亮,中铁太原局太原高铁工务段榆社西桥隧工区的“95后”班长申源和他的工友们就已出发。他们要跋山涉水,为开通不久的郑(州)太(原)高铁太焦段桥梁和隧道设备“把脉问诊”。  郑太高铁太焦段绵延于高山深谷间,地貌险峻、山多隧长,桥隧比达76.4%。万米左右的隧道共有4座,最长的太谷隧道长度为11497米。  这群青年职工,自郑太高铁太焦段建设起就驻守在这里,日常工作就是检查维修16条隧道和92座桥梁设备。  大年初二零时,随着一声响亮的“集合”声,申源和他的工友们准备出发了。他们逐一清点工具:高空作业安全带、望远镜、水平仪等,大大小小十几样。白天时常有列车经过,他们的部分作业任务只能夜间进行,被称为“天窗点内的作业”。  这是他们的工作常态。为了守护好郑太高铁的第一次春运,他们舍弃了过春节的时间。  每次巡查,除了要步行四五公里山路,申源和工友还要乘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一两个小时。遇到较远的地方,一干就是八九个小时,中午也没法吃饭。一些陡峭地段,坡度接近80度,站没法站、踩没处踩,向上攀爬的时候必须依赖钢栅栏,还要注意刺丝滚笼划伤面部,他们的手套、衣服经常会被划破。  伴随着梁体内高铁呼啸而过的回音,申源和工友们一边走一边敲。根据经验,申源可以很轻松地通过敲击声检测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判断梁体内是否有“病害”。申源说,春运高峰期,加班加点都是常有的事,“及时检查出梁体是否有裂缝,是否有异物,才能有效避免事故,让旅客更安心”。  郑太高铁太焦段贯穿太行革命老区,沿线村镇社区众多。由于疫情防控比较严,大多数村镇的路口都采取了封堵措施,为了不耽误进度,申源和工友们每天都要徒步绕行四五公里,抵达检查处附近后,再爬到制高点使用望远镜等设备进行观察。  “高空作业安全带一定要系牢”“路滑,行走时小心脚下”“工具无论大小多少,都要有去有回,一件都不能落下”……申源一直反复嘱咐着工友。  “虽然春节不能休息,但每当看到列车从大桥上安全经过,我的心里就感到非常自豪。”申源说。(记者柴婷)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程星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丨澳门创业青年眼中的横琴新机遇

李邑飞当选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喜讯!道真供电局荣获道真自治县“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五常大米,上新啦!

“村BA”升级成全国性赛事!《中国日报》国际版等多版面关注贵州“村BA”

云岩:实施精准引才 助推区域发展

国家统计局: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正式上线

河南省调整博物馆预约政策 中小型博物馆取消个人预约

28年如一日!“红绿灯”叔叔最近退休了

湖北省咸丰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新春走基层|万米隧道的春运护航人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荣耀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