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赤水市白云乡平滩村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创建为载体,通过下好组织引领“先手棋”、产业发展“制胜棋”和基层治理“长远棋”,绘就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新图景,先后获得赤水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赤水市文明村”“红旗党支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下好组织引领“先手棋”,夯实基层战斗新堡垒。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基层基础“强双基”,持续激发和美乡村建设“动力源”。一是建强“主力军”。聚焦村干部队伍建设,着力从致富能手、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等人员中挖掘本土优秀人才作为村“两委”后备干部,目前已储备村级后备力量7人,平均年龄31岁。积极动员村干部参与学历提升计划,选派1名优秀村干部外出跟岗学习,推动村干部队伍整体专业素质能力提升。二是筑牢“主阵地”。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目前组织召开支委会20次、党员大会6次,上专题党课3次,确保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三是坚定“主心骨”。始终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党支部书记“带头学”、包村领导讲党课、驻村第一书记上党课等方式,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内容,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必修课”,依托基层党员全覆盖培训、村(社区)常态化培训等课程巩固党员教育理论基础,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走深走实。
下好产业发展“制胜棋”,走出富民强村新路径。紧紧围绕“六靠”发展路径,通过组织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多渠道、多元化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子。一是打造三位一体平台“注活力”。成立村集体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的具有内部金融功能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股份经济合作社,探索建立生产、信用、供销为一体的综合发展服务平台,以“合作社+农户+公司+村集体”的合作模式,发展观音阁生态养鱼、曾氏晒醋大豆种植基地等集体经济项目7个,目前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1.38万元。二是积极盘活闲置资产“添动力”。按照“盘活闲置资源、融合基层治理、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盘活平滩水电站发电厂房及生活区闲置资产2500m²,并结合“平滩生态鱼”水产品牌发展战略,引入市场主体改造为楠木沟农家乐项目,打造出极具赤长路特色的餐饮品牌,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纯收入2.5万元。三是推行利益联结分红“赋效能”。坚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成果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有力举措,依托村集体经济切片厂,引导全村1000余户农户将竹原料交到切片厂,与合作社签订分红协议,通过采取固定分红与按股本分红的方式,2023年竹农共计分红10.28万元,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反哺惠民。
下好基层治理“长远棋”,焕发和美乡村新气象。以“文明积分、四题治理、典型选树”为着力点,推动基层治理内容细化、配套优化、内涵深化,形成向善向好的良好风尚。一是文明积分激活治理动能。探索实施文明积分制管理,通过“组织赋分、农户挣分、以分换物”的方式,推动群众从“要我做”的旁观者向“我要做”的参与者的积极转变。目前,全村200余人通过参与活动和村级事务在平滩村“文明积分超市”兑换商品300余件,兑换物资价值超2万元。二是四题治理推动村庄善治。按照“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原则,依托党员干部、网格安全员、护林员等力量,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共排查出矛盾纠纷36件,已化解32件。同时,联合派出所等部门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逻,致力于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推动辖区安全与稳定行稳致远。三是典型选树激发奋进力量。坚持把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融合起来,依托“理论大讲堂”“群众会“思想文化进万家”等方式,认真开展文明农家、“四守人家”“好婆婆好儿媳”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达到“评议一次、影响一群、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目前,已评选出“四守人家”8户,文明农家4户,村民自主筹集资金41万元修建孝德文化广场、忠孝楼牌和出川界碑。
梁红梅
编辑 蔡义桂
二审 黄修宇
三审 梁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