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的常规工作,更是我们的责任。”

9月20日凌晨4点,随着手机铃声响起,在花果园财富广场英豪酒店休息的沿河自治县首批援筑医疗队闻令而动,开启了一天的核酸采样工作。
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背着核酸试管试剂,在花果园C区45层高楼一户一户的“扫楼”式采集核酸,每采集完一层,隔着口罩和挂满雾气的面罩,都能清楚听见医护人员的喘息声。
花果园凌晨5点,医护人员准备入户采集核酸样本
因为拉肚子,不敢吃太多东西的沿河自治县人民医院肝胆胸心外科护士长杜佳睿一直坚持在核酸采集一线;回到驻地后,给医疗队队员泡姜茶的时候她又烫伤了右手,面对不得不休息的身体,她说:“感觉给医疗队拖后腿了,我会尽快养好伤回归一线。”
“在花果园,我们医疗队有很多战友,他们是志愿者、是社区工作人员、是每一位积极配合的群众,大家都在努力和付出,每一个人都很辛苦。”沿河自治县人民医院门诊部护士长李蕾说。
核酸样本采集工作完成后,在椅子上睡着的医护人员
从9月4日至今,沿河自治县第三批援筑医疗队120名队员一直坚守在花溪区,时刻待命,随时出动。
花溪区的采集点多数在住户分散的村庄,核酸样本很多时候是靠双脚步行进行入户采集,医疗队每位队员每天步数都接近3万步。
“很多队员采集一天下来全身都湿透了,衣服脱了后能拧出水来,戴着乳胶医用手套的手指头泡出了一层泛白的皮,但这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习惯了。”沿河自治县人民医院行风办主任崔小燕说,核酸采集人员是离病毒最近的人,大家很自豪能在这次战疫中留下“痕迹”。
凌晨2点,沿河自治县第三批援筑医疗队正在给村民采集核酸样本
第三批援筑医疗队每天完成近3万人次核酸采集,很多队员胳膊酸软得抬不起来,可每次听到村民感谢的声音,心中充满了成就和喜悦。
“胜利就在前面,疫情不退,我们不退。”崔小燕说。
据了解,从9月3日至今,沿河自治县派出7批援筑医疗队,共197名队员,分布在贵阳高新区、观山湖区、花溪区、花果园等核酸采集点,以及方舱医院和核酸检测实验室。
医疗队队员平均每天工作9个多小时,累计采集核酸60余万人次……这一串数字背后,是197位队员的日夜坚守和默默付出,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的使命和担当。
曙光照亮了天空,秋雨如期而至,沿河自治县援筑医疗队还在行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凯 刘方鑫
编辑 周文君 龙飘
二审 席忞禾 刘思博
三审 闵捷
开阳县“五个三”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