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凯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突出问题导向,多措并举,补齐短板,使城镇环境更宜居、群众生活更便利。

“行有好路”。一是做好背街小巷改造提质,2023年拟实施24条背街小巷改造,目前已完工3条。二是推进道路渠化拓宽及人行通道改建。完成文化北路到北京东路段路口、假日广场周边道路渠化拓宽、金泉湖双拥广场改建、州医院门口地下通道建设。三是强化农村交通道路建设。完成G551炉山至大风洞、台盘至凯棠共计11.6公里公路改扩建,建成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3个共26.22公里,惠及19个村约24000人。
“动有文明”。打造特色公交线路,营造“流动文明新风”,目前,共建设4条特色公交线路,分别为9路“敬老爱老公交示范线”,13路“巾帼示范线”,8路“纯电动公交示范线”,21路“双拥公交示范线”,让群众出行更方便。
“停有港湾”。2023年以来,永丰西路、华联路、光明大道、凯丰一路等路段,新增公共停车位494个,进一步缓解停车难的问题。
“急有去处”。目前全市建成区的水冲式、免费开放的市政公厕共63座,在建7座,切实解决群众“入厕难”问题。
“静有景观”。一是全市建成小微公园13个、湿地公园8个、城市绿道107.86公里、公园绿地57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04平方米。二是今年以来,完成友谊路、双拥广场等绿化项目,苗木补植138470余株。三是11.6万余株高杆月季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节假日精准绽放、60余万盆时令鲜花更换摆放。四是打造园林城镇,下司镇获评贵州省园林城镇。
“夜有亮点”。一是美化城市夜色,在银桂大道设置玫瑰灯,在东湖公园等景点打造灯光秀。二是推进“街巷点亮”工程,今年以来,完成友谊路路灯安装、文化路渠化路灯移栽等。三是做好日常维护,照亮群众生活,做到照明设施完好率在90%以上,亮灯率在95%以上。
通讯员:马金 胡宁
二审:雷子德 杨秀华
三审:王志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