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于《贵商》杂志2021年03期总023期

贵州卫视《论道》节目现场
近期,贵商总会副会长、通源集团董事长臧奉江作客贵州卫视《论道》节目,与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院长汪同三,贵州卫视《论道》节目主持人窦爱莉,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贵州南山婆集团董事长包爱明一起共话贵州品牌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
贵商总会副会长、通源集团董事长臧奉江畅谈品牌建设
窦爱莉:今天有幸请到了贵商总会副会长、通源集团董事长臧奉江作客我们的节目,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通源集团,它是中国西部最大的乘用车经销集团,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也是贵州民营企业中排名第一的企业。下面请臧奉江董事长为我们介绍一下,您对于品牌的理解?通源集团又是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臧奉江:刚刚龙部长从国家战略、国际竞争等方面讲到了品牌,汪院长从经济学角度把品牌作了非常全面的诠释,这中间还讲到了总书记对打造品牌的一番嘱托。总结起来,打造品牌就是要“有信心,有耐心,还要有定力”。
通源集团是在“多彩贵州”品牌照耀下成长起来的本土企业,台下有的嘉宾和我们共同目睹了通源的成长。追溯到30年前,我们创立了通源品牌,“TORO”是西班牙语“斗牛士”的意思,寓意勇敢、竞争、向上!我们将“通源”作为企业的商标,一直用到今天。
窦爱莉:在企业品牌建设中,您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龙永图:通源这个品牌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品牌不仅仅是一个商品、一个产品,它还是一种服务。今天,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产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企业提供好的服务,用服务塑造品牌,做好产品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
据了解,通源集团在“2021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中排名第15位,这是很了不起的。所以,我们不仅仅要讲产品的品牌,还要讲服务的品牌。今后我们在评价品牌时,对于一些服务业的企业和企业家,要把他们纳入到品牌考察的范围中去。
我很高兴通源进入了贵州品牌100强,说明贵州已经关注到服务业的企业和企业家。当前,中国的服务行业和服务产业对整个GDP的贡献度已经超过50%,这个比重还会越来越大。像通源这样的服务型品牌企业,对推动贵州汽车服务业发展具有标杆意义。
窦爱莉:我们今天请到臧奉江董事长,一方面因为通源是一家优秀的企业,业务不局限于贵州、全国,还扩展到了全球;另一方面他还是一个行业的专家、一个好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希望臧奉江董事长不局限于谈通源,而是就品牌的发展、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多加建言献策。
臧奉江:谢谢主持人,感谢龙部长的鼓励。我对于品牌建设的理解,是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通源30年如一日,将客户和品牌放在公司发展的第一位。从1992年初,作为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春风吹到贵州成立的一家汽车服务企业;到WTO之后赶上了中国汽车行业的高增长,中国汽车变成了全球最大的市场;再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国把汽车老大的地位丢掉了。在这个企业发展进程中,无论行业怎样变迁,我们都坚持“客户第一”的理念,潜心做好产品和客户服务,细致打磨企业品牌。
2008年,我们搭建了“汽车文化广场”的新平台,吸引了丰田、宝马、劳斯莱斯、奔驰、雷克萨斯、保时捷、沃尔沃、本田、通用、捷豹路虎、阿斯顿马丁、玛莎拉蒂、林肯、奥迪等20多个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入驻,打造了通源“三同一多”的商业模式。在服务产品和模式上不断创新,让我们的客户有更多的选择,有更好的体验,得到他们的信赖和认可,搞好品牌文化建设,这是我在公司品牌成长中得到的最大体会。
窦爱莉:我们经常说起“多彩贵州”,因为它是绿色的,有着清新的自然环境;它是红色的,有着红色的历史文化;它是白色的,有着天然的美酒资源;它是黑色的,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它还是蓝色的,这里少数民族风情丰富多彩。“多彩贵州”这个品牌的创立是基于贵州有着很好的品质,一个品牌一定要有很好的品质来支撑。关于品牌和品质之间的关系,我想请臧奉江董事长谈谈,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品牌和品质是如何相辅相成地发展的?
臧奉江:“多彩贵州”品牌带来了贵州10多年的高增长,特别是GDP连续10年排到前三,其中有3年排到第一。品牌的背后是溢价,溢价带动了各个行业、百姓消费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多彩贵州”品牌的光环下,身为贵州企业的通源同样是受益者,未来,我们有义务去共同打造“多彩贵州”品牌。
汽车行业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里最重要的版块之一,从新能源汽车的推出,到2025年汽车行业碳排放、燃油值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通源集团在贵州已经提前启动“国六”(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从源头做好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提升通源汽车的品质。当前,贵州的大数据、充电桩布局等都走在了全国前列,这些都将助力“多彩贵州”品牌发展。
窦爱莉:作为贵州本土大型民营企业的董事长,您认为资金在品牌建设中有什么作用?
臧奉江:企业家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品牌建设依靠的不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产品、服务和口碑,行成独特的品牌形象,如果过度地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品牌宣传上,可能效果会适得其反。
窦爱莉:我发现身边有不少企业家,觉得我的资金有限,不愿意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去做更多的品牌推广。那关于这种思维方式是不是比较局限呢?
臧奉江:过去有句老话叫“酒好不怕巷子深”,但今天已经不一样了,品牌的宣传可以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特别是用创新的方式做品牌的宣传,比如:利用线上平台、移动端投放等都可以让品牌宣传既低成本又高效率,同时很好地控制成本。
窦爱莉:作为一个企业来说,它的社会责任和品牌打造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臧奉江: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的使命,打造品牌要有企业文化支撑,企业文化要体现企业的使命感,通源的使命是“让人们安心安全的享受汽车生活”。
企业持续的发展和成长,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承担更多的责任。社会责任和品牌打造是相互促进发展的关系,在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全员参与,从主业到公益事业,我们倡导企业要做“三好学生”。第一“好”是要有一个共同价值观的好团队;第二“好”是要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好事业,第三“好”是好的人生态度,这是通源人的共识,倡导先投入、后分享!通源致力于打造学习型组织,在企业里只有自己是“学生”,同事、客户都是老师。这些理念是在经营管理和践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逐渐沉淀下来的,已经深深融入30年通源品牌的发展。
龙永图:谈到社会责任,可以泛泛地谈社会责任,我觉得社会责任是个动态的过程。最初谈到企业社会责任,一是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为政府创造税收,这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慢慢的提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在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宁可牺牲自己的利润也要确保服务的质量和产品的质量,也就是有些人讲的生产良性的产品,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把它提高一点,就是怎么样来实现我们整个发展目标是以人民为中心,这些企业一直讲的所谓以客户为上帝,以这样一些理念来贯穿我们发展和生产的过程当中。在这个方面,我觉得现在讲到企业社会责任的时候,要求越来越高了,比如说怎么样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怎么样来减少碳排放,怎么样进一步保护好环境,还有怎么样做好慈善公益事业等等,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核心问题就是要生产老百姓放心的产品、老百姓满意的产品,我觉得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点。
窦爱莉:龙部长,在“双循环”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动品牌高质量的发展?
龙永图:现在提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对国内打造我们自己的中国品牌,应该说有更大的紧迫性。因为如果中国要真为真正的全球市场的中心,或者说我们能够让全世界共享中国产品和中国市场的红利,首先一条就是要把中国的市场打造好,把中国产品的品牌打造好,这样我们才可能形成一个以中国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格局,所以实现“双循环”的前提是必须要把国内的事情做好。当然,抓好国内的事情并不是说我们要把国内的大门关上,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强调,我们要把开放的大门开得越来越大。刚才的有位女士说要把小小的米粉推到全世界,但首先的事情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把我们国内产品的质量做好,这样我们才可能真正把我们的产品走向全国,推向全世界。核心问题是两个,一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二是永远保持开放的精神和开放的意识,只有做好了这两条,双循环的大发展格局就能够得到实现。
来源 通源集团
编辑 刘振梁
编审 胡燕妮 冯艳
刘强东又给老家发现金,60岁以上老人发1万!村民:以后不发也非常感恩
「一防两不停 政策解读」人民日报评论员: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
三都县以“练”促“学”,提升应急系统行政执法人员综合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