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进进进,停!盘子往右打,好了,继续走…走…走……”

这正是在火热开工的贵州长兴农业光伏项目现场。10月18日16时,长兴项目已完成浇筑工作的80%,项目负责人张万彬和他的团队正指挥着运输光伏组件的车辆。
2022年2月22日之前,这里只有一座座荒凉的山。短短两年间,中核汇能贵州公司已经在此铺陈了一幅绵延近百公里的山地光伏画卷。作为中核集团在铜仁区域部署第4个百兆光伏项目,松桃四期项目工时5个月,预计装机容量200兆瓦,带动当地就业800余人。松桃所有项目全容并网后,这里将成为贵州首个吉瓦光伏大基地。山地光伏的项目建设是一场场攻坚战,而他们却一次又一次战胜困难传来捷报。
万里追光 “雨热”同期
贵州铜仁松桃长兴堡镇位于云贵高原东部斜坡向湘西丘陵过渡的中间地带,境内海拔高低落差大,地形地貌复杂。仅光伏区所在地带的平均坡度便达到34度,部分地区接近60度。最远光伏跨度直线距离17.84公里,实际距离32公里,规划占地面积4000余亩,往返需要2个多小时。
长兴项目6月开工,8月和9月正是紧锣密鼓推进的时候,也是铜仁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当时的室外温度高达40多度,即便只是一会儿,金属组件都烫到无法抓握。干活时,汗水常常顺着眉毛滴落,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
除了高温,还有暴雨。雨情一过,主干道便压积了大量淤泥,湿润的地表也存在着塌方的风险,更为关键的是,雨情意味着工期就要延后,整个项目进度都会因此延误。为解决这样的情况,长兴每周都要开展综合研判和应急演练,一下雨便紧急抢险,实时对路面进行修整,严格把控工期。
项目安全员王忠田说:“那时候我们每天都关注天气预报,因为区域跨度大了,必须及时将降雨情况通知各区域责任人,做好防汛准备。为此我们建立了应急值班表,值班人员定期巡查。酷暑时常备防暑降温药品藿香正气水、人丹等。每个区域都配备应急药箱,确保作业人员在安全环境中工作。”
不负汗水 顺利并网
中核集团在松桃的新能源事业开拓,离不开这样一群人。他们从这座山头走到那座山头。
项目负责人张万彬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仅是最早来到这片土地的人,也是松桃一期到四期的亲身规划者、建设者。他对项目的每一个同事、合作过的单位、共事过的工人都了熟于心,相册里更是保存了上万张项目的照片,从青山到银山,每一日的变化都能在张万彬的相册里看见时间的痕迹。
8月30日,主变进场的晚上,长兴项目团队坚守到凌晨3点。升压站的建设位置虽离国道很近,但为了避开主干道交通高峰,所有大型设备只能在夜间进场,早晨撤离。当时,2台铲车在前引导,1台推车在后助力,4车砂石泥土填路补弯,整整20个小时长线拉锯,直到主变平稳进场,所有人才松了口气。连夜把道路清理,保障交通运输。
实际上,主变过弯进场不过20分钟的时间,但背后却是数以十倍的前期工作步步铺就。
升压站施工队负责人杜建敏说:“张万彬有时候甚至让人觉得有点可恶。他自己不休息就算了,晚上11点的时候,为了工作也要把所有人叫起来。听到公司报考无人机驾驶证的通知,他立马就去考了,每天带着他的无人机到处飞,一发现问题,就是夺命连环call。”
在张万彬的带动下,整个团队就像打了鸡血,铆足了劲地奔着目标前进。
“目前,长兴项目送出线路已建设完成。长兴项目预计首并100兆瓦,在光伏项目建设的历史中,这也算非常大的首并容量了。相当于要同时指挥调动上百人、设备、物资,3、2、1开工!”
不负汗水,2024年11月30日23点36分,中核汇能松桃县长兴农业光伏项目顺利并网。
与光黔行 光芒万丈
两年的时间不仅是经验的积累,更是技术的革新。山地光伏因海拔高,气压低,设计安装时必须考虑到防风抗洪、防雪抗凝冻。为此,长兴项目在打桩阶段,就针对不同的土地类型制定了不同的打孔深度,最低深度不少于1.8米。在特殊的岩石地表,更是使用双排桩作为支撑。双排桩相对于单排桩更为稳定,同时也是对环境破坏最小的一种打桩方式,几乎可以做到水土保持,环境零破坏。
在那些没有路的峭壁上,无人机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管理人员王鑫说:“无人机在前期可以勘察环境,确定选址;中期能够运输材料,提高效率;后期还能帮助运维,实时检查设备情况。有了无人机之后,我们就能将工程日报和实际情况一一比对,严格把控项目实际进展情况。”
板上熠熠生辉,发电绿色高效;板下生机勃勃,种植中药瑰宝。自项目动工以来,积极带动当地800余人参与建设,与此同时,长兴项目还积极参与周边道路修缮与公共设施兴建,为地方发展贡献中核力量。在错落有致的光伏板荫蔽之下,铜仁地区独有的中药材——天冬与艾草正茁壮成长。2024年,中核汇能向松桃县捐赠专项资金,用于推动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为品学兼优但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关键性的支持,助力他们跨越障碍,追逐梦想。
两年时光,既是成长,也是蜕变。松桃四期长兴山地光伏项目的成功部署,不仅是中核集团技术创新与工程实力的彰显,更是无数建设者汗水与智慧的结晶。他们翻山越岭,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将一块块光伏板镶嵌在陡峭的山坡上,绘制出一幅幅壮丽的绿色能源画卷。
通讯员 陈秋桦
编辑 贾鹏
二审 姚东
三审 王亚玲
「视频」黔金丝猴保护工作座谈会在铜仁江口召开 保护“地球独生子”!专家“智”招连连
普安县“争做阳光少年·彰显足球精神”第一期校园足球夏令营开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