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浪翻涌,遍野金黄。国庆期间,镇宁自治县双龙山街道的12400余亩稻田里,金黄的稻穗颗粒饱满,微风拂过,泛起层层稻浪。

“突突突突……”10月1日一大早,随着一阵阵电动打谷机的声音在田坝中此起彼伏,双龙山街道张官村的农民们开始忙碌着抢抓好天气采收水稻。
“虽然家里两个小孩都在外面上班,但现在有了机器的帮忙,我们两个老人在家里也可以种10多亩田。”张官村村民代昌方说,自己家里的13亩左右的稻田,预计一个星期左右可以收割完,可以收到近20000斤的稻谷,留一部分家里自用外,其余部分都会出售。
张官村广袤无垠的田坝上,还忙碌着这样一种农民,他们收割完了家里的水稻后,便带上镰刀去帮助忙不过来的邻里乡亲收割水稻,在当地的方言里,大家都亲切地称呼这类人叫:“帮忙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随着每一家的水稻收割完成,“帮忙的”队伍会愈发壮大,这不仅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更是让生产效率得到大大提升。
“人多力量大嘛,收割水稻也是在和‘老天爷’较量,每一个好天气都要把握珍惜,不及时收割的话,水稻就会烂在地里,我们也只是尽量让大家都有好的收成。”作为“帮忙的”一员,村民黄昌云在收割完了家里的近7亩水稻后,便组织一家老小加入帮收的队伍中,他说,帮收是张官村的传统,大到农忙采收,小到锅碗瓢盆,一直都是“一家有事,全村帮忙”。
双龙山街道有种植水稻的传统历史,近年来,该街道着力打造优质高产水稻示范点,以综合运用新品种、新技术为技术支撑,在播种、培育等多环节严格把控,提高水稻产量,助力农民增收。
镇宁自治县双龙山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丁泉江介绍,今年以来,双龙山街道在辖区内各村(社区)广泛宣传粮食种植工作,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目前,该街道除水稻种植外,还种植了玉米3300余亩,大豆1000亩,其他粮食作物5000余亩。当前,水稻采收工作正持续进行中,预计在国庆节期间可以完成收割。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实际,持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优化选种和培育,为来年再丰收做好铺垫,确保人民群众持续增收。”丁泉江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曦 杜延卿 胡玉山
编辑 胡玉山
二审 袁国彬 杨小友
三审 胡丽华
聚焦第四届孔学堂书博会|“屯堡文化的历史价值与传承转化”专题讲座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