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满黔南,福满大地。

国土绿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十年来,黔南先后实施“绿色黔南”三年行动计划、“美丽黔南”三年行动计划、多彩黔南“靓彩行动”,累计完成营造林61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5年56%提升到68.17%,森林面积已达2678万亩,森林蓄积达9907万立方米,绘就了山清水秀的黔南新画卷。
即日起,天眼新闻客户端开设【绿满黔南】专栏,展现近年来,黔南州积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取得的成绩,敬请关注!
3月11日,记者从黔南州国土绿化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5年以来,黔南立足于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区位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着力加强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质量,筑牢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厚植生态底色。
稳步实施退耕还林。将水土流失严重的25度以上坡耕地和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恢复植被,实施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75.57万亩,有效地治理水土流失,实施退耕还林提质增效12.14万亩,增加退耕地产出效益,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大力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推进岩溶地区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区域综合治理工程,增加林草植被,已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176.69万亩,治理面积达1118.93平方公里,有效控制我州石漠化及水土流失面积,进一步增强山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区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
加强天然林保护。全面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促进为辅,保育并举,改善天然林分结构,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建设14.47万亩,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1601万亩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
持续推进防护林建设。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等措施,提升长江、珠江上游防护林质量,增强水土保持功能,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实施完成长江、珠江防护林工程建设5.6万亩。
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连续10年组织开展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州、县、乡、村五级干部义务植树活动,推进“e绿黔行”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项目,创新义务尽责形式,引导适龄公民共同参与国土绿化行动,带动广大群众植绿、护绿、爱绿、兴绿,共完成义务植树近7000万株,近1000万人次参加,发布网络义务植树项目17个,建立网络义务植树基地13个。
强化古树名木保护。完善古树名木保护机制,加强保护管理,全省率先完成古树名木意外保险购买工作,古树名木挂牌保护率保持100%、管护责任率、病虫害防治率和复壮率均达100%,19194株古树名木(含古树群)得到有效保护。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绍阳
编辑 何 广
二审 卢泰铭
三审 张发扬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进行时」黔南州司法局:以“四在”推动法治乡村建设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秦舒浩:让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掷地有声
黄河岸边加快崛起高质量发展新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见闻
“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两部黑匣子的译码工作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