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经过建设者们30个月的艰苦奋战,贵州省在建高速公路第一长隧道 ——金仁桐高速公路太阳坪隧道单线正式贯通,为金仁桐高速全线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金仁桐高速公路全长105.167公里,设计时速80千米,起于毕节市金沙县经遵义市仁怀市至桐梓县,是贵州省加密规划网中12条强化路网衔接的高速公路之一。此次贯通的太阳坪隧道,不仅是贵州省在建高速中里程最长的隧道,同时也是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
太阳坪隧道起点位于遵义市播州区泮水镇,终点位于仁怀市五马镇,隧道总长7.2公里,单洞为单向双车道,设计时速80千米,按单洞分离式设计,最大埋深约525米。隧道全线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施工过程中遇到大小溶洞多达几十处,给施工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据悉,隧道施工中遇到的难题主要有危岩比较破碎 、断层比较多、日涌水量比较大等,单洞超2.2万立方米。建设过程中,通过初期提前预埋排水盲管、施工时增加双层排水管等措施,确保了能够有效防排水,保证了施工质量。
中铁十七局集团金仁桐高速公路二标项目经理部技术主管王一凡介绍,隧道开工以来,一直以安全生产为第一要素,每日施工前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洞内进行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邀请第三方单位对危岩进行探测,实时掌握前方危岩情况。施工过程中,每日工前工后还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工人安全施工。
据介绍,项目多次邀请国内知名院校的专家团队研究施工方案,并联合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专家对现场进行勘查,紧盯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预警、雨量监测等数据,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严控安全风险,规范施工工序,全面攻克复杂地质等技术难题。
同时隧道实行机械化配套作业,积极采用三臂凿岩台车、湿喷机械手等先进工装设备,大大提高了隧道标准化作业水平和工程质量。此外,在保证隧道质量和进度的基础上,采用TSP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等多项智能化设备,全面保障隧道施工安全,实现了优质高效提前贯通。
太阳坪隧道是金仁桐高速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的贯通为后续机电、路面标进场施工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金仁桐高速顺利开通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金仁桐高速公路建成后,将补充和完善贵州省高速公路网,推动黔中经济发展,缩短贵州西部毕节、六盘水、安顺与重庆的时空距离,构建黔中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的重要通道,同时也为沿线资源开发,乌蒙山片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树涛 通讯员 蔡城池
编辑 赵雨思
二审 杨红
三审 胡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