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红背篓”送来“暖心年”

❤

1月23日,毕节市七星关区环城北路消防救援站“两红爱民服务行动队”的队员们背着大米、牛奶、食用油等生活物资,穿梭在市西街道翠西社区的街巷,送至部分困难家庭。

「新春走基层」“红背篓”送来“暖心年”
(图侵删)

越过尚存余雪的台阶,穿过狭窄的石巷,消防员背着红背篓,将物资一件件递到困难群众谢明秀手里。62岁的老人接过生活用品,眼里泛起感动的泪光。

春节将至,又逢寒潮天气,消防员的脸冻得红扑扑的。谢明秀一再招手,将大家引入客厅休息,十几平方米的空间一下子热闹起来。

她拉着其中一名消防员的手,关心起他们的春节:“孩子们,过年都回得去家吧?”

第一次参加“两红”志愿服务的青年突击队员潘明航笑了起来,“您的家就是我们的家。”

即将到来的春节,是潘明航在环城北路消防救援站度过的第一个春节。对他来说,今年“回家”,“回”的是毕节万千百姓的家。

“消防站里的老同志常说,守好岗,就是守好家。”直到进入寒冬腊月,潘明航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的身后是万家灯火,我们的守护,是送给老百姓最好的心意。”

“这是一份筹备已久的心意。”谈起“两红爱民服务行动队”,环城北路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叶宪斌陷入回忆。2011年1月,为了应对毕节市寒潮天气,环城北路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们在紧要关头背着背篓、踩着寒冰,穿梭在山间小道,把近两吨米面粮油送进偏僻村寨,为村民带来最实在的帮助。

同年8月,黔西县(今黔西市)部分村庄因天气炎热,生活用水紧缺。为了让群众有水喝,他们组建“红水桶”抗旱救灾攻坚队,将饮用水送到群众家里。这支队伍,被当时的村民亲切地称为“红背篓、红水桶”,毕节消防的“两红”精神由此而来。

十余年光阴流淌,曾经偏僻的村寨,如今运送物资已不再需要人背马驮。但曾经那份一心为民的情怀,已经被“编织”进背篓的经纬间,薪火相传。“穿上这身战斗服,就要对得起老百姓对我们的信任。”消防员方勇说。

近年来,毕节市消防救援支队将曾经的“红背篓”“红水桶”深化为“两红行动”,涓滴意念聚合成毕节消防全体指战员共同的为民情怀。

2022年暑期,“两红爱民服务行动队”先后出动消防救援人员千余人,参与抗暑保民生行动210次,为两万多名群众送去生活用水3100余吨,5400余亩农田得到有效灌溉。

“服务群众,就要帮到真正需要的人。”叶宪斌说,这次行动,“两红爱民服务行动队”联合翠西社区深入摸排,打算用红背篓将温暖送到更需要帮助的居民身边,谢明秀家成为服务队的首选对象。

傍晚时分,炊烟飘香,寒冬里春节的气息渐浓。

21岁的潘明航一边帮忙做家务,一边与谢明秀聊着年夜饭:“我打算下个月26号休假回家,补一顿年夜饭,那天是我的生日。”

“喜欢吃什么,除夕那天到我家来,我做给你吃。”谢明秀说。

通讯员 高琦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瑞梁

编辑 夏民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

聚焦县域共青团改革|贵定县文旅局 “113”工作模式推进共青团改革

福奇说新冠疫情暴露美国种族主义弊端

独山小兔子“蹦”出大产业

南明区立案查处两家违法经营旅行社

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 依法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 切实维护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 中国渔民合法正当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

「新春走基层」杀年猪、赶乡场!桐梓县狮溪镇村里的“年味预告”开始了

青平:金钱政治背后的美式“世袭”

贝宁报告首例新冠死亡病例

镇远县科技“进农村”生猪养殖技术培训会拉开帷幕

贵州 “最美红军村落”这样建成!枪杆岩村民:感谢最可爱的人

江口县人武部:多举措打出党史学习教育“组合拳”

“着眼未来绘蓝图”|全力建设美丽六盘水

「新春走基层」“红背篓”送来“暖心年”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荣耀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