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县大河至红竹公路(贵州省公路局供图)

金秋时节,坐在家门口,看着游客陆续打卡红军标语、布依村落、银杏广场,修文县六屯镇大木村党支部书记李红林满脸笑容。银杏树下乘凉品茶,旖旎山水湖畔漫步,蔬菜园里采瓜摘豆……前来游玩的客人都不想走了。
2011年之前,大木村的村民出行基本靠走、一路泥泞。如今,长约16公里、宽6.5米的农村路修到家门口,游客多起来,农家乐生意红火,“红色大木”旅游品牌让大木村实现了华丽转身。
正是大河至红竹公路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这条起点位于扎佐街道大河村,终点止于六屯镇大木村,串联起大木、独山两个村寨的主要出行通道,让沿线群众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大步迈进。
在大木村经营了9年餐饮的村民李政对交通的变化深有感触:“原先我们这条路坑洼多、路面也窄,去一趟扎佐要3个小时。现在道路宽阔,驾车40分钟就能抵达位于扎佐镇的贵阳农产品物流园。”
“大木村是一座拥有红色文化资源的村落。当年红军留下的标语,如今还清晰可见,红色基因也在一代代大木人中不断传承。”修文县副县长邵章华说,道路设施不断完善,大木村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特色美食、布依风情、舒适环境吸引了八方来客,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体验示范村。
如今,大木村旅游年收入达1100万元以上,带动1200余人从事旅游业相关工作,2020年被评为最美红军村落。李政经营的红峰农家乐从2016年起增加了住宿服务,他把自家三层楼房改造成民宿,共有7间房,可供10余人入住,每逢节假日必爆满,大部分都是来自重庆、湖南、武汉等地的回头客,一年住宿加餐饮的毛利润就有30万元。
10多年前,大木村还是一个交通闭塞、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转机的出现是大河至红竹公路的不断改善,经过2011年改扩建、2018年路面改善、2022年绿化美化,原来泥泞狭窄的道路面变成了沥青路面,原来只能通行一辆小车的土路变成了双向车道,每年均按照养护技术标准进行维修维护,运行良好,路面行驶质量指数PQI值为90,优良路率平均值为100%。
2021年,修文县提出了“一路两带”美丽农村路建设的总体规划,即打造“阳明心学之路”和建设“猕猴桃核心产业农业经济带”“桃源河文旅融合景观带”,规划建设总里程100余公里。目前,全县立体大交通网络正逐步形成,有效支撑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交通持续释放活力,大木村发展的瓶颈打开了,村民谋发展的干劲有了,大木村已连片种植桃、核桃、杨梅、猕猴桃等经果林5000余亩。同时,政府采取扶持政策,鼓励村民利用区位、交通优势增收致富。六屯镇副镇长郑秀元告诉记者,大河至红竹公路沿途串联起十里画廊和桃源河等景区,两点之间20分钟便能快速通达。
来源:《当代贵州》2023年第44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力维
编辑 龚明豪
二审 孙琳佳
三审 吴文仙
坚决守牢食品安全底线——解读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
吕庆到猫洞乡检查调研武装工作时强调 要牢固树立党管武装的意识 深刻理解武装工作的重要性 全力推动党管武装和国防动员工作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