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中小学生迎来“双减”下的首个假期,孩子们的作业会有什么不同?记者了解到,探究式、体验式作业明显增多了,劳动、体育、民俗作业等被列入寒假作业单中,结合学生的年龄段和实际情况,老师为他们布置了一些“走新更走心”的寒假作业。

毕节市实验学校巧妙地为学生设计了“五育”并进的寒假作业。根据每个年级孩子的年龄段,为孩子们设计了不同的作业。高年级的孩子倡导和家长一起做“爱国爱家”主题实践作业,关注冬奥会、学习民风习俗等。低年级更是将体育运动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用游戏类、体验类、实践类等不同形式的作业,代替了传统的《寒假园地》。除作业以外,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引导孩子们在假期多参加家务劳动、体质锻炼、社会活动。同时,老师也为孩子们推荐了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课外读物,让孩子们在家里也能够丰富知识,追求“全面”成长。
“这次的寒假作业设计主要突出了自主性、体验性、趣味性、实践性、探究性原则,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释放学生自由表达空间,使孩子们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又体验学习和生活相融合的乐趣。”毕节市实验学校教务处主任吴佳凤说,这些丰富多彩的特色实践作业,给予孩子们动手实践、自主思考的机会,带来“双减”之后的快乐童年。
毕节市特殊教育学校不只是在“量”上做简单的“减法”,更在“质”上求“变化”。毕节市特殊教育学校从作业形式、内容、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以确保“量”少“质”不变。
毕节市特殊教育学校则结合过年,为同学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寒假作业,剪窗花、做贺卡、办年货等透着浓浓年味的特色作业上榜。“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让孩子们在动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非常有意义。”毕节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曾义佳介绍,今年的寒假作业在设计上,通过减少学生过重的书写作业以及一些重复作业,遵循“趣、活、智、精、实”原则进行多元化、科学化地设计,注重体育锻炼、社会实践、传统文化、读书活动等,真正为学生减负。
“假期里布置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业,让孩子发挥潜在的能力及特长,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增长见识和才干,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们对该校设计的特色寒假作业连连点赞。
通讯员顾晶璇
编辑蒲曾勇
编审 林全举
终审 黎秀禹
「天眼镜像」习水县回龙镇:发挥基层党建引领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美政府要求美互联网公司研发针对中国电信设备的攻击武器,外交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