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吴声清,是黔东南自治州黎平县罗里乡五湖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我跟其他老师一样,都有自己的帮扶对象,我本人则重点帮扶五湖村的贫困户杨文锋和姚元勋两个家庭。

接到工作安排,我马不停蹄地开始了自己的扶贫之路。首先,我先去姚元勋家进行访问。我经过交谈了解得知,他父母亲有严重的智力障碍,属于二级残疾,其爱人是聋哑人,还患有高血压,是一级残疾。家中还有4个孩子,由于家庭特殊原因,姚元勋不能外出务工挣钱,只能在家务农。
通过努力,再结合国家的扶贫惠农政策,他家争取到了4个人口的低保,还申请到2个人的残疾人护理补贴,同时还申请到了一个到护林员公益岗位。另外,今年他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干了三个月,也有一笔可观的收入。
我在学校替他的孩子姚茂雨积极申请到了来自北京和天津的爱心援助。考虑到长久巩固脱贫的成果,我还发动姚元勋向信用社申请政府贴息小额贷款进行植树造林,为他办理了一个绿色银行。通过大家的帮助和他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了精彩脱贫,过上了幸福生活。走访姚元勋户后,我又到贫困户杨文锋家走访。通过交谈了解,该户共有5口人,其中有三个孩子,家庭经济困难,没钱建新房,只能住在透风漏雨的老房子里。根据他家的情况,我觉得首先需要提振他的精气神。这时,我想到了有人在扶贫动员大会上传授的方法:跟贫困户结点亲戚关系,拉近距离,以便开展工作。于是,我跟杨文锋结拜了个兄弟,自从我和他结拜之后,他逢人便说:“我也有个兄弟是校长,他愿意帮我脱贫。”后来,我觉得他有了自信心,觉得开导他的的时机到了,于是对他说:“兄弟,你要努力干活,孩子们将来才有个美好的未来。” 他也很赞同,我便给了他路费,他也去上班去了。从那以后,他安心工作,也挣了不少的钱。考虑到他的孩子在学校生活的实际困难,我与外面的爱心朋友联系,为他的孩子杨明茜争取到了来自江苏、天津和北京的爱心资助,再加上国家给予的贫困学生补助,孩子们在学校的生活费有了生活保障。为了帮助杨文锋巩固好扶贫成果,我又指导他积极申报扶贫的惠民项目,每月除了有低保,政府还拨款对他家的房屋进行透风漏雨整治,终于也有了一个温暖的家。虽然学校只安排我重点帮扶两户,但我也是尽可能多地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摆脱贫困。罗里乡九层村有个孤儿吴昊同学,与8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2019年小学毕业后,无法继续学业。受他人委托,我也找了一些爱心人士进行资助,帮吴昊同学完成学业。
其中,我联系到来自广东、厦门的爱心援助,顺利地把孩子送到了黎平五中去学习。今年,我又和雄安新区的爱心人士联系,每月给孩子资助生活费,他也很争气,经常在考试中获奖。类似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自2009年以来,通过我的努力,共资助过200多名贫困学生,其中有100多个学生考上了大学,有30多个孩子参加了工作,从而让30多个家庭摆脱了贫困。扶贫工作永远在路上,我愿意尽己所能,继续联系爱心机构和爱心人士,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家庭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
整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丽
编辑刘娟利
见习编辑潘晓飞
编审田旻佳 王琳
贵阳战疫|心怀一份炙热 守护一方安宁——云岩区投资促进局“疫”线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