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二字在2014年起便在我心中深深烙印,我这半辈子大字不识几个,“脱贫”是我有限的词汇里,印象最深刻的。我更从未想过,在有生之年能够乘着党的惠民政策,奋斗出幸福日子,撕掉“贫困”“贫穷”的标签。

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了村头村尾热议的话题。小组会、村民大会、评议会、投票……还挺新鲜的,我家因儿子双眼失明、家庭经济负担重,没有稳定经济来源,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想,生活是自己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贫困不贫困自己说了算,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不给政府添麻烦。 后来,村里来了工作队,隔三差五来家里问人口、问项目,村里到处看到他们的身影,各项惠民扶贫政策也接连而至,扶贫项目逐渐实施起来,我的日子也跟着慢慢好起来了。
以前,我有奋斗的志气,但苦于没有渠道、没有出路,务工要顾家只能打临工,临工收入不稳定,顾家、打工不能兼顾,使我进退两难。2019年底,就业扶贫政策向我“敲门”,帮扶干部为我申请了护林员岗位,我完成分内工作后还可以顾家、发展产业,每月工资正常发放,心里乐开了花。我没有文化,不知从何报答工作队和村两委,我只能积极参加村内公益活动,主动打扫村寨卫生,为村里的脱贫攻坚事业尽一点自己的微薄力量。 除了护林员和种田耕地,我还种了一片茶叶,从施肥、打尖,到采茶、晒茶,都不敢疏忽。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的茶地产量、收益都不错,每到采茶季,我在绿油油的茶地里,摘一次就是一整天,收茶的老板到村里都抢着收我的茶叶,种茶的日子很辛苦,但是很充实、很满足。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儿子和儿媳无法外出务工,他们向我征求开盲人按摩店的意见。儿子这几年在广东按摩店学会了手艺,我很支持他,全家人忙碌着一段时间后,按摩店营业了,但受疫情影响,客源少,租金交了很多却一直没有收益。工作队和帮扶干部知道这个事情后,主动帮助我们向县残联申请了残疾人创业补助渡过难关,现在店里营业正常了,收入稳定了,我们的生活又好了不少。 精准扶贫政策,深得人心。除了就业扶贫、创业补助,我家还享受了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住上了“暖心房”。村里也发生了大变化,自来水、水泥路到家到户,村里的家家户户过得舒舒坦坦,生病、读书、房子都有保障,党和政府让脱贫攻坚惠及了万千个像我一样的家庭,让万千个家庭过上了好日子。 我对党委政府和帮助我的工作队、帮扶干部心怀感激,让我有奋斗的方向,有奋斗的渠道,才能奋斗出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正撕掉“贫困户”的标签。 【人物小传】 吴显跃,性别男,1962年2月出生,今年58岁,小学文化,吴广跃户2014年因残致贫进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系统,2018年实现脱贫退出。
通讯员 贺欣芝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夏华
编辑 骆航念
编审 王璐瑶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