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谈臭氧污染:大家不要谈“氧”色变

nihao

一到夏季,臭氧问题又显现出来。近年来,我国臭氧污染问题逐步显现,浓度逐年上升。今天上午,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表示,据研究,臭氧平均浓度超过160微克/立方米,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大家不要谈“氧”色变。

生态环境部谈臭氧污染:大家不要谈“氧”色变
(图侵删)

臭氧超标时段一般集中在夏日午后

柏仇勇说,臭氧在大气平流层中是保护地球的“好东西”,近地面高浓度臭氧才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坏东西”。臭氧污染比PM2.5污染更隐蔽,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和损伤作用。通常情况下,臭氧超标时段一般集中在午后气温较高、阳光较强的时段,在此期间只要大家尽量减少外出及室外活动,臭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就“可防可控”。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337城市O3平均浓度为148微克/立方米,全国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占总超标天数的41.8%,仅次于占比45%的PM2.5。

“夏季臭氧污染,已成为我们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拦路虎’与秋冬季PM2.5污染成为挡在我们面前的‘两座大山’。”柏仇勇说。

臭氧为影响夏季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

柏仇勇介绍,我国臭氧标准已提前与国际接轨,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臭氧二级标准限值为160微克/立方米,与世卫组织标准限值一致,与美国0.07ppm(约150微克/立方米)较为接近。

据悉,我国臭氧污染在空间分布上与PM2.5较为一致,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既是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的前体物,也是PM2.5中二次组分的主要前体物。2019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既是PM2.5的污染较重区域,也是臭氧浓度较高区域。

同时,大气中PM2.5浓度显著下降时,会导致光辐射增强,有利于臭氧生成,监测结果表明,PM2.5和臭氧的年际变化整体上呈反相关性。目前,臭氧已成为影响夏季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其中,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汾渭平原6-7月为臭氧污染最重月份,长三角地区6-9月为污染最重月份,珠三角9-11月为污染最重月份。

村干部暖心上门!送出跨越岁月的结婚信物

兴义市人武部:人民子弟兵 护考促征兵

全国23个省份已建立全国互认的通行证制度保障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

厦门8月起实施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

2024澳中博览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盛大举行

「强省会.督查人在行动」贵阳市督查部门赴清镇市督查调研重点项目建设

「渝论」小屏论|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前景,前行!

贵阳市体育中考4月12日开考,各考点公布

施秉县关工委开展国家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英国首相约翰逊:驻阿富汗英军正在撤离

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

七星关区市西街道:开展“拥抱春天、播种绿色”主题活动

生态环境部谈臭氧污染:大家不要谈“氧”色变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荣耀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