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患一陪护”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执行,杭州多家医院陆续发布“就医告知书”,再次强调住院患者只能固定一位陪护,所有病房严格实行24小时出入管控。浙江医院三墩院区利用杭州互联网医疗平台,早在4月10日便上线了“智能住院陪护管理系统”,筑起疫情防控的防火墙。

“我妈刚住院的时候,我们还是凭借纸质的陪护证出入,最近半个月在手机上办理陪护登记后,现在刷身份证或者刷手机通行码就可以进出住院部了,总体比以前方便很多。”杭州市民李先生表示,为了疫情防控需要、减少院内感染风险,医院对陪护人员进行严格管理,是可以理解的。
家属来到住院部入口处,拿出手机上事先申领的通行二维码或者已绑定的身份证,在通行设备上一刷,刷脸屏上立即显示出患者姓名及陪护人员姓名,整个过程只需几秒钟,便完成了住院部陪护人员的身份识别和通行登记。
浙江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徐赛珠介绍:“其实一直以来医院对于陪护人员的管理方式都比较传统,一般采取发放纸质陪护证的形式,工作量大且繁杂,这次的新冠疫情也大大增加了我们的病房管理难度。”
作为住院部的主要工作人员,浙江医院护理团队试图用更为智能、高效的方式去管理病房及陪护人员。“我们无意中了解到互联网医疗平台微脉针对门诊开发了一套智能疫情防控系统,便联合信息科一起把它创新改造,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住院陪护系统。”徐赛珠表示,这套系统以住院患者为中心,患者一入院便自动生成相关人群管理体系,出院时自动失效,覆盖了从入院准备中心到出院的全过程,将“发放”、“回收”陪护证的流程完全电子化,为病房管理带来了便捷。
据悉,这套智能住院陪护管理系统不仅支持身份证、刷脸、刷码多种方式实现的实名通行,同时还可以结合杭州健康码,兼顾疫情防护需求,做到精准化安全通行。此外,这套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就充分考量了常态化管理的需求,通过配置来院人员不同角色(比如陪护、探视)的通行证数量,系统可以进行阶段性流量管控,这为后期逐步开放限制性探视,如规定限制的通行时间段和人数等,奠定了基础。
“这个系统上线半个多月,基本院内所有陪护人员已办理电子陪护证,有效陪护证数量维持在600人次左右,通行人次每天稳定约2000人次,累计通行3万多人次。”浙江医院信息科潘主任说。根据相关规定,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可在住院一楼保安处切换陪护人员,真正落实“一患一陪护”的规定。
15岁男孩颈椎受损,终身瘫痪!有人瞬间头破血流……紧急提醒:别模仿!别模仿!
「我的扶贫故事」我与贫困户的缘分永不断丨独山县基长镇阳地村村委会主任艾其钦
三穗:“ 将军故里,贵有三穗,乐享仁和 ”自行车场地越野赛圆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