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俄语话剧《我不是潘金莲》引发中国戏剧热

xiaofeng

新华社莫斯科2月28日电 通讯|俄语话剧《我不是潘金莲》引发中国戏剧热

通讯|俄语话剧《我不是潘金莲》引发中国戏剧热
(图侵删)

新华社记者黄河

自从在莫斯科的俄罗斯国立民族剧院首演以来,俄语版中国话剧《我不是潘金莲》在当地持续火爆,场场演出座无虚席,剧院官网显示未来两个月的票皆已售罄。

话剧《我不是潘金莲》根据中国作家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俄语版由中国青年导演丁一滕执导,去年9月在俄罗斯国立民族剧院首演,这也是该剧院第一次上演中国导演的戏剧作品。该剧院每月都会排演几场《我不是潘金莲》,目前已经排期到今年4月。

独具匠心的舞美设计成为这部话剧的一大特色。一口大到非常夸张的倒置炒锅既象征着剧目主题与生活日常相关,又预示着平凡的生活即将被打破,暗示着颠覆与不安。舞台后方矗立一面贴有牡丹花纹的镜子,像是映照另一历史时空的窗口,为场景增添了悬疑而神秘的气氛。

舞台上,京剧造型的潘金莲与融合网络流行文化的武术招式,让当地观众直观感受到浓郁的“中国风”;兽面鼓手用中国鼓伴奏,赋予演员动作的节奏;话剧台词融入了俄罗斯观众熟悉的孔子箴言等中国文化元素。

丁一滕运用俄罗斯观众易于理解的中国元素,构建起整部话剧的视听语言体系。为降低俄罗斯观众对中文语境的理解门槛,俄语版《我不是潘金莲》直接将剧名翻译成“我没有杀死丈夫”。译名直白地道出了故事核心,增加了对观众的吸引力。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针对俄罗斯演员和观众对剧本进行了改编,加入了很多俄式笑话,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丁一滕说。

在丁一滕指导下,俄罗斯演员对中国文化进行沉浸式体验。在话剧创作过程中,他们掌握了中国传统戏剧化妆艺术和舞台动作,还体验了川剧“变脸”。

话剧女主演玛丽亚·斯莫利尼科娃在采访中提到,俄罗斯演员从掌握腹式呼吸开始,逐步挑战三五分钟乃至十分钟的武术动作。一开始,肌肉酸痛让演员们颇感吃力,但当大家逐渐能坚持到十分钟时,每个人都兴奋不已。

演出结束后,观众阿纳斯塔西娅告诉记者,她很好奇俄罗斯演员会如何演绎中国导演想要讲述的中国故事,所以特意来看演出。“这场演出的中国元素易于让俄罗斯观众理解,让他们能轻松跨越文化差异并深入理解故事内核。”阿纳斯塔西娅说。

另一名观众对记者说:“这部话剧的核心思想是有关‘宽恕’与‘不被过去束缚’,这深深触动了我。很高兴能看到中俄艺术家合作,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中俄文化交融的大胆创作。”

俄罗斯国立民族剧院院长娜塔莉亚·马祖尔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剧院与中方展开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深入合作。今年恰逢“中俄文化年”,俄语版《我不是潘金莲》上演十分应景,不仅带来了新的艺术视角,也为双方未来的战略合作奠定了基础。

“当然,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与音乐类演出和芭蕾舞相比,话剧领域的跨国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更多努力来构建长期合作。但只要双方持续推动,我们相信这条文化交流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马祖尔说。

总台记者专访丨瑞典学者:北约自诩防御联盟 却持续扩张引发冲突

一起盗窃案 折射法律公正

深化协作帮扶 提升服务水平——2022年广东省惠州市中医医院赴黔西南州中医院开展医疗协作

未来三天 贵州多云连轴转……

日本大阪将取消所有公共街道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

贵安星河社区:八方百货齐亮相 社区门前赶集忙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全力以赴抗疫情稳经济促发展

广西未来三天降雨频繁 钦州北海等多地局部有暴雨或大暴雨

“数据高效流通,赋能实体经济”——国家级数字资源综合平台建设在京启动

红河屏边:精准监督护航“花产业”助农增收

以军称继续在约旦河西岸展开军事行动 打死多名巴武装人员

事关高校疫情防控,教育部设投诉平台!

通讯|俄语话剧《我不是潘金莲》引发中国戏剧热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荣耀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