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含量低的恒星可能对生命更友好

❤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德国一项新研究发现,金属含量低的恒星虽然释放的紫外线总体上较多,但这些紫外线大多波长较短,更有利于其行星大气中产生臭氧层,保护生命免受紫外线伤害。

金属含量低的恒星可能对生命更友好
(图侵删)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日前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论文说,这一发现意味着在寻找地外生命迹象时,金属含量低的恒星所拥有的行星是较好的探索对象。

天体物理学中通常把比氦重的元素称为金属,它们是在恒星核反应中产生的。此前研究发现,恒星的金属含量越低,紫外辐射越强。在研究太阳系外行星时,其大气中是否有稳定的臭氧层阻隔紫外线,是生命能否存在的重要参考指标。

目前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的宿主恒星中,约有一半恒星表面温度在5000摄氏度到6000摄氏度之间,与太阳相近。研究人员针对这类恒星计算出不同金属含量对应的紫外辐射强度及成分,并详细推演如果恒星的宜居带中存在类地行星,行星的含氧大气层是否能生成充足的臭氧。

分析发现,金属含量低的恒星释放的紫外线中,波长较短的UV-C占多数,更有利于臭氧分子的生成,使行星能维持致密的臭氧层。与之相反,富金属恒星的紫外辐射以波长更长的UV-B为主,其行星的臭氧层会稀薄得多。

研究人员说,随着宇宙的年龄增长,新生恒星的金属含量越来越高,对生命会更加不利。

海口围绕氢能产业发展出台规划并征求社会意见

数智化·新商业:看企业数字化转型决胜之道

国际足联“前行计划”2016至2022年为中国足球投资约790万美元

小执照大关怀!水东路街道持续开展暖企服务

东安:筑牢防溺水“安全堤” 为学生生命安全护航

清镇市站街镇开展全域卫生死角整治行动

3部作品获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奖

贵州首家!铜仁市推行“2+2+2”一窗通办政务服务模式

疫情当前 吃得对才能提高抵抗力

“疫”线有我|遵义市文化小学党员教师站上防疫最前线

维护生物多样性|贵阳贵安为湿地保护做“加法”

进出口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

金属含量低的恒星可能对生命更友好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荣耀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