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在闽台胞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xiaofeng

6月15日拍摄的第十六届海峡论坛大会外景。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在闽台胞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图侵删)

新华社厦门6月16日电(记者付敏、邓倩倩、尚昊)凤凰花开,第十六届海峡论坛如期而至。“融合发展”成为本届论坛两岸与会人士的共识。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福建正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这为台胞台企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2016年,来自台湾桃园的“80后”台青范姜锋在厦门创立了以台湾青年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启达海峡双创基地,成为台湾青年在大陆创业的助力者。截至目前,基地已推动了4万名台湾青年“登陆”交流,落地超500个台青项目。

“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鼓励台胞来福建创业就业,加强海峡两岸创业就业平台建设,这对我们基地的发展真是机遇满满。这也更坚定了我在大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范姜锋说。

为了让台青更加深入了解大陆、扎根大陆,范姜锋相时而动,将台青创业基地升级成为产业基地。

“我们通过发展产业的方式,让公司在两岸之间整合更多的资源。公司搭建了文创IP、乡村振兴、新媒体及体育产业的就业创业平台,让台湾青年先到大陆就业,再根据自己意愿决定是否创业。”范姜锋说,他希望作为两岸沟通的桥梁,让更多台青到大陆就业创业。

在台湾台南长大的施沛琳,曾在台湾当过20多年记者。2007年,她考入厦门大学深造,5年后博士毕业的她来到闽南师范大学执教。2018年,施沛琳获选首批福建省引进台湾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2021年,她又获得“福建省第六届杰出人民教师”的荣誉。

源于对闽南文化的热爱,施沛琳将研究重点放在闽台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交流与融合上,从文化艺术的视角探寻两岸文化的渊源。“大陆与台湾的闽南文化,就像母体和子体一样。现在的自己,就像回到了文化的源流。”施沛琳说。

在施沛琳看来,在两岸关系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大陆依然坚持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这让台胞深感友善、平等和便利,“两岸交流融合越深入,两岸同胞得到的福祉就越多”。

施沛琳表示,闽南文化是两岸融合的重要纽带。在泉州、漳州建设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的背景下,闽台青年可通过同根同源的闽南文化,加强合作、增进友谊。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厦门台商协会荣誉会长吴家莹认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涵盖人员往来、贸易投资、交流合作、社会人文等方方面面的闽台一体化探索和建设,让台胞台商在福建创业、就业、兴业、乐业更有底气和动力。

“广大台胞台企既是两岸融合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同时更是受益者。两岸融合发展不断加速,为在福建的台胞、台企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吴家莹说,“期待越来越多的台胞到福建就业创业,共享大陆高质量发展机遇。”

「“未来”看未来」教育强国,托举少年儿童的光明未来

银保监会通报光大银行侵害消费者权益情况

代表委员面对面|李德祥代表:鼓起农民“钱袋子” 丰富市民“菜篮子”

山东省禹城市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湖南张家界8月2日新增3例本土确诊、1例无症状感染者

「牢记嘱托闯新路 满怀信心向前进——喜迎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柑橘喜丰收 采摘正忙时

重阳节·家门口养老|互助式养老 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不离家不离村

乘着地铁来贵安|市民邓伟:促进贵阳贵安人才产业的交流

务川:小会议解决群众大事情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鱼塘乡:“一二三”推进党史教育走深走实

全国逾百名服务者深钻细研残疾人职场能力提升妙方

曝费城&篮网均有意库明加 76人愿出选秀权资产

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在闽台胞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荣耀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