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需要政产学研用综合发力,增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推进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动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创新力量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加大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等领域的研发力度,为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提供科技支撑。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利用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精准识别和培育高潜能未来产业,增强未来制造、未来健康、未来能源等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提高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整体效能。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监管,明确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以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而有效聚集创新资源,集中力量推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优化地方政绩考核标准,加强环保、能耗、技术等高标准引领,鼓励各类企业“向上竞争”、遏制“逐底竞争”,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进而引导资本和劳动力向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等领域合理流动。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
来源 中国军网
策划创作 韦一茜
编辑 秦文竞 王瑶 徐吉欧
二审 张莹 杨春凌 王塬钧
三审 陈翔
六盘水市委书记王忠: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市州党委书记谈贯彻落实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
为了更多格桑花开般的笑容 他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西藏百姓“家门口”
绥阳县人民检察院:“学、评、赛”为法治副校长提供“能量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