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盐湖新光——写在运城思客会召开之际

xiaoliu123

新华网太原11月6日电(赵睿) 若你暮秋来盐湖,可行至湖畔,饱览满目火红碱蓬草,也可静守鸭子池旁,与拍鸟人捕捉候鸟英姿;若你在刚划过的盛夏到此,更可醉沐七彩盐湖之光……而这些令你惊慕的景致,不过是如今运城盐湖的常态。

聚焦高质量发展|盐湖新光——写在运城思客会召开之际
(图侵删)

近年来,运城——这座中国历史上唯一因盐运设立的城市,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加大“退盐还湖”“还湖于民”生态修复力度,让千年盐湖在转型发展中迎来新的机遇。即将到来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运城思客会上,知名专家学者将就“运城盐湖保护利用”“文化传承与文物活化利用”等议题,碰撞思想的火花。

夜幕下的运城盐湖岸畔别有一番风味。新华网 发(赵玉祥 摄)

在治理、保护中“美”起来

“人们选择来到盐湖,就是在用脚‘投票’,这是盐湖生态修复带来的最大效果。”运城市盐湖生态保护与开发中心副主任关妍说。

喜欢“泡”在盐湖边的,还有拍鸟人们。11月初,摄影爱好者尉和翘首期待老朋友火烈鸟的光临,“过几天火烈鸟就要来了,一般在西边的虾池。前些年火烈鸟很稀奇,随着盐湖生态的改善,鸟越来越多了,能满足拍鸟人的愿望。”

然而这样令游人、鸟儿纷至沓来的盐湖盛景,来之不易。

运城盐湖,古称河东盐池,有着4600多年的食盐开采史和70年的无机盐开发史。丰富的资源为当地发展带来了福祉,但长期的工业生产也使盐湖生态环境一度遭到破坏。

2021年开始,运城市启动盐湖生态修复工程。出台《运城市盐湖保护条例》,湖区工业生产活动被全面清退,堤岸整治、江道疏浚、防汛加固等生态修复专项工程实施……在一系列“组合拳”的推动下,这里山水人城和谐相融,处处洋溢生机与活力。

“随着盐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这里水清了、芦苇多了,鸟类数量和种类逐年增加。”十年间,盐湖拍鸟人党永立见证着盐湖渐成为鸟类栖息“天堂”。

白天鹅在运城盐湖嬉戏。新华网 发(赵玉祥 摄)

据统计,目前运城盐湖共记录鸟类约200种,常见的有反嘴鹬、火烈鸟、天鹅、大鸨等。为更好维护治理效果、守护好候鸟栖息地,运城市盐湖生态保护与开发中心成立了由10人组成的巡护队,全天不间断对盐湖保护区进行巡护,预防和制止诱捕鸟类、倾倒垃圾、乱砍滥伐等行为。

“作为盐湖生态保护的参与者,见证了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份工作有价值、付出很值得。”巡护队队员闫淼说。

卤虫是盐湖中的天然优势物种,是鱼虾的重要饵料。职业捞虫人捞取卤虫的画面也是盐湖一景。新华网 发(赵玉祥 摄)

“近期,我们整理形成了运城盐湖人文历史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目录,以便更好地组织力量开展全面系统的科学调查。”运城市盐湖生态保护与开发中心副主任崔作铭说。

“盐湖是运城的独特符号和精神标识,更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说,运城将加强盐湖地质构造、动植物多样性等方面科学研究,进一步厘清盐湖生态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本底,加大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利用力度,让盐湖的资源“活”起来。

在融汇、创新中“潮”起来

夜幕降临,河东池盐文化博览园内,沉浸式实景演出《宋韵·南风歌》带领游客体味运城盐湖的前世今生。这场内容厚重、表达现代的演艺推出后快速“出圈”,不但吸引着年轻潮流群体,很多运城市民也兴趣盎然。

《宋韵·南风歌》的多个场景让运城市民白恒露久久回味,“这场‘行走的、沉浸式’演艺带游客开启了一场盐文化的探源之旅,有料又有趣。”

《宋韵·南风歌》演出现场(资料图)。新华网 发

立足盐湖独特资源优势,运城市推进“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不断焕发盐湖的生态活力和文旅魅力。“盐湖虽然停止了工业生产,但可开发利用的资源仍然很多,特别是文化、旅游、生态资源的融合发展。”运城市副市长刁海鹏说。

位于盐湖南岸的乡遇刘范·民宿艺术村拥有民宿、露营地、手工坊、共享厨房等多种业态,位列各大运城旅游“种草”清单。

“刘范村以前是个‘空心村’,房屋破败、人员流失,但是村子植被茂盛、环境优美,距离中心城区不远,是个开发民宿新业态的好地方。”乡遇刘范·民宿艺术村负责人李杰表示,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保留乡村原有特色,进行创意加工和文化赋值,吸引游客在此览盐池、享青山。

河东池盐博物馆主要以河东池盐文化为主题,通过图片、文物等多种元素讲述运城千年盐文化。新华网 发(赵玉祥 摄)

新业态为运城市解锁盐湖玩法提供了新思路。运城关公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董亚强表示,围绕七彩盐湖的大地景观、盐池中条的湖光山色、盐特色人造景观等板块打造的旅游观光乐园等项目,将盐湖周边景点“串珠成链”,为游客提供更多惊喜。

立足盐湖黑泥、卤虫、七彩景观等资源,运城市还谋划了一批特色鲜明、带动性强的项目,加快建设河东盐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将盐湖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也在逐步实现。

在开放、对话中“热”起来

开展水系调研、加强省校合作、成立山西省运城盐湖保护利用研究院……近年来,运城市不断发掘盐湖的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推动盐湖研究和发展步入快车道、进入新阶段。

“保护、开发、利用让运城盐湖的价值日益凸显,大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运城学院学报主编、河东盐文化研究所所长咸增强深有感触,“近几年,有关运城盐文化的研究氛围越来越浓厚,逐渐从少数人研究变成有组织地研究。”

位于运城学院的实验室里,运城盐湖的相关研究正在进行。新华网 发(赵玉祥 摄)

对此,关妍也有体会,“中条山和盐池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高校、科研团队到访。”

从2021年开始,运城市盐湖生态保护与开发中心与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科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五个博士工作室、两个实验室、三个野外观测点,开展盐湖环境科学钻探项目和微生物、大气气溶胶等多项科学研究。

除了生态资源的挖掘,运城市还启动了“河东盐文化调研万里行”活动,沿着河东盐曾经辐射的区域,去往陕西、河南等地,探寻盐历史遗迹、收集盐历史传说、整理盐历史民俗、归纳盐衍生文化,为运城盐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历史文化支撑。

作为其中一员,咸增强倍感自豪,“调研行打破了河东盐池历史研究的局限性,对传承发扬河东池盐文化、探寻盐文化根脉具有重要意义。”

运城盐湖航拍。新华网 发(赵玉祥 摄)

“邀请国内一流专家团队建言献策,引进多元投资主体,推动文旅、康养等绿色产业发展……运城市将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让生态盐湖更好造福子孙后代。”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储祥好说。

集众智可谋良策,聚众力可促发展。即将到来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运城思客会上,知名专家学者将齐聚运城,就“运城盐湖保护利用”“文化传承与文物活化利用”等议题,碰撞思想的火花。

丁小强表示,运城市将持续开展水系、生态、地质、人文及文化遗存等大调研活动,认真梳理、全面掌握盐湖各类资源,有序开展科学研究和价值发掘,讲好新时代盐湖故事。

盘州市人民检察院:因地制宜聚焦重点 抓实企业合规工作

到凯里下司,“撸”世界名犬

朱进到沿河县开展“双联双促”活动

上半年赴马来西亚中国游客同比增长1.9倍

离谱!房子出租1个月房东倒贴4000元,房锁密码每天都在变

金融委:拓宽优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贵安新区马场镇:“三个强化”高效推进农村“五治”工作

吉林省通榆县发布大风黄色预警

最新!遵义这个县任免一批干部……

农行贵阳分行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春走基层」钟山区:组织关怀 暖“新”送关爱

贵阳轨道3号线农~花区间右线完成下穿花溪河

聚焦高质量发展|盐湖新光——写在运城思客会召开之际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荣耀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