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古镇泽当:多民族群众共庆节日感党恩

nihao

新华社拉萨3月27日电 题:西藏古镇泽当:多民族群众共庆节日感党恩

西藏古镇泽当:多民族群众共庆节日感党恩
(图侵删)

新华社记者 王学涛、格桑边觉

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使百万农奴过上“当家做主”的新生活。60年过后,感恩的不仅有藏族同胞,还有奋斗在这片热土上的多民族群众。

山南市泽当镇曾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至今,仍有藏族、汉族、回族、维吾尔族、撒拉族等10余个民族的群众在此常住。节日临近,人们以各自方式表达着喜悦、感恩之情。

撒拉族群众马福财和韩文海观看了一场文艺汇演,走出演播厅时,他们还挥舞着手中的小国旗。2003年,两人从青海省来到泽当镇创业,如今经营着两家宾馆,一年能挣五六百万元。他们的家人也都在泽当镇生活、上学。

“这里发展前景好,政府的政策好、办事效率高,服务非常贴心。”33岁的马福财说。

苗族同胞陈禹从老家云南来到泽当镇已有4年多,如今在当地做广告设计,每年至少赚20万元。今年恰逢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他在做展板时非常用心。

陈禹说,做展板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他看了很多老照片,了解了西藏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西藏政策以及老西藏精神,深受教育和鼓舞。

感受深切的还有藏族同胞。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百万农奴成为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主人,焕发出空前的生产和生活热情。他们的生活也在随后的60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0岁的巴桑拉姆虽没有经历过民主改革前的旧生活,但每每想起父母讲述以前的苦日子,泣不成声。

现在她生活越来越好。大儿子成家立业,小儿子正在大学读书。她在泽当镇乃东社区居委会工作,丈夫会修路、装修房子,一年夫妻收入10余万元,家里也盖上了两层楼房。

而她与汉族丈夫的婚姻更是在当地被传为佳话。第一任丈夫去世后,巴桑拉姆靠种菜为生,后来遇到来给她修温室大棚的汉族丈夫。虽然已经结婚14年,但恩爱如初。巴桑拉姆的父母去世早,她待四川的公婆如亲生父母。

“很满足,感谢党。”巴桑拉姆连连说。为了庆祝节日,她正在加紧组织排练舞蹈,想在多姿多彩的舞蹈中秀出心中的快乐和幸福。

外媒:美国加州发生5.3级地震 洛杉矶有震感

看!古老“花儿”全新演绎

贵阳战疫|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统筹全省金融力量 助力疫情防控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李方洪:在暴雨中永生

调控持续 二手住房销售呈“退烧”迹象

上线半年用户近2500万,i茅台首度详细揭秘技术团队

「“链主”招商计」从零件到整琴,正安集齐所有配件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施秉县牛大场镇金坑村:党史学习进影院 助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抢抓机遇,担当作为!贵阳市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热议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

「人才助力高质量发展」遵义:充分发挥人才效能 助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正成为让人才大有可为的沃土

欧阳黔森等作家作品入选|贵州七部作品参评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西藏古镇泽当:多民族群众共庆节日感党恩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荣耀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