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内造“人设”,镜头外丢公德

nihao

来源:光明日报

镜头内造“人设”,镜头外丢公德
(图侵删)

在“网红”直播的镜头里初识老君山美景,确实让人惊叹。尤其是大雪过后,银装素裹的山岭点缀着金碧辉煌的楼阁,绝美景色恍如天宫。然而,一句胡编滥造的口水话“远赴人间惊鸿宴,老君山顶吃泡面”,竟然引来众多“网红”奔赴老君山顶直播吃泡面,终使这人间仙境垃圾满地,难以清理。

直播完吃泡面,将泡面盒随手一扔,“网红”当然知道这是错的。何以见得?因为在他们的镜头里,永远只有妆容精致、风度翩翩的个人形象,永远只展示热气腾腾吃泡面的场景,却屏蔽了自己随手扔泡面盒的动作,也把满地垃圾屏蔽于镜头之外。

人们在镜头内外呈现出不同的面目,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同一个人在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时,都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社会学家戈夫曼就把社会生活分为“前台”和“后台”。当人们在正式场合扮演正式角色,他们的行为模式就类似于舞台上的“表演”。当人们退居幕后,回到非正式、私人的“后台”场合,他们就会卸下面具,把在“前台”小心克制的情感和行为释放出来。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尤其是进入“全民直播”之后,正常的社会角色扮演,在一些人身上异化为表演性的人生和生活,呈现出一个迥异于自身的虚拟自我。在社交媒体的围观者面前,他们按照这个“人设”的要求和内在逻辑,时时刻刻处于一种表演状态。真实的自我可以没有观众,一个人就可以静默地独处。但表演必须有观众,虚拟自我的主要功能就是用于展示,主要目的就是“被看见”。在名胜古迹、旅游景点,处处可以看到手持直播设备的“网红”在打卡。甚至在大街小巷的日常化场景里,喝杯咖啡、吃块蛋糕、买件衣服,“网红”也通过镜头和文字,把生活点滴,事无巨细地时刻展示在围观者面前。

社会毕竟不是一个舞台,人生也不能全靠演技。法律规范、公序良俗、社会公德,都对真实的个体提出了规范要求。既然事发公共场所、事涉公共利益,那么“直播吃泡面”时候,镜头就不该仅仅展示“网红”的精致妆容和翩翩风度,不该仅仅展示他们精心剪辑之后的热气腾腾和喜气洋洋,而让他们随手乱扔泡面盒的动作,以及满地垃圾成为镜头之外的“隐秘的角落”。

表演的生活毕竟不是生活本身,虚拟的“人设”也不是真实的自己。正如“凡尔赛文学家”写完一掷千金的“凡尔赛文学”之后,转头就得面对令人头痛的房租和水电账单,镜头前永远光鲜亮丽的“网红”,也有必要凝视一下自己的品德和素质。毕竟,喜气洋洋吃泡面,这只是镜头前的表演;随手扔下满地垃圾,这才是品德素质的真实写照。在表演的镜头里,固然可以把真实一面屏蔽于“隐秘的角落”,但是,品德素质审视这个“镜头”,却永远凝视人们最真实的一面。(作者:封寿炎)

责任编辑: 徐可

行业内部并购开启 网贷是否迎来转机

海南航空重庆⇌米兰航线正式开通

百度香港上市首日股价盘中遭遇破发

卫冕!祝贺张伟丽

新年彩墨绘侗乡 数幅画卷颂党恩!黎平县举办“侗都墨韵”国画创作研讨会

镇远:羊肚菌种植 拓宽农户增收路

爱水节水护水 从我做起

「“千人百进”蹲点采访」黔西市化屋村:旅游发展连成片 乡村振兴劲更足

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思想纵横)

天地问答,面对孩子们的提问,航天员这样回答……

印江:小菌菇让群众家门口挣“双份钱”

「我的扶贫故事」村里来了个“小马”|罗甸县沫阳镇大井村驻村工作队员马睿

镜头内造“人设”,镜头外丢公德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荣耀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