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给通化“加油”的人们

nihao

新华社长春2月4日电 题:特写:给通化“加油”的人们

特写:给通化“加油”的人们
(图侵删)

新华社记者高楠、赵丹丹

疫情袭来,1月20日1时起,吉林通化东昌区全域调整为高风险地区,1月21日起,市区所有小区全部实行封闭管理,居民足不出户,铁路、机场、客车、出租车也全部停止运营。平日里热闹喧嚣的城市一下子安静下来。

然而,“静止”的城市中,有这样一群人却步履匆匆,没有停歇——公安干警、机关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他们为了保障城市正常运转、居民生活继续而奔波忙碌着。

在中国石油吉林通化销售分公司秀泉加油站,4名员工昼夜坚守岗位,他们既是“逆行者”,也在为“逆行者”服务。

“因为疫情原因,加油站缩减了工作人员数量。”加油站经理洪广告诉记者,随着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公布,路上的车辆逐渐多了起来。“多是保障民生物资配送的政府公务车和志愿者私家车。”

“师傅,请把油箱加满!”在通化东昌区中国石油秀泉加油站,身穿防护服的志愿者王哲略显焦急地对加油员说。在他驾驶的白色奥迪车的挡风玻璃上贴着“红满通化公益组织”的车贴。

29岁的王哲1月23日经朋友引荐,加入了志愿服务的行列。从1月24日起,他每天8点就出门,为社区的居民送菜、送药,一直忙碌到深夜。王哲说:“当我把生活物资送到一些老人家中,有些人会哭着表示感谢,我也深受感动。也许这辈子也就这么一次机会能为家乡做点事吧。”

孙艳梅和丈夫都是秀泉加油站的加油员,最近10多天,他们工作、吃住在站里,更让孙艳梅感动的是年轻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

“这群志愿者也就二三十岁,很多都是凌晨两三点来加油,加完油就马上开到物资配送点分装物资,配送到社区。”孙艳梅说,“有一个20多岁的志愿者总来加油,自费加了1000多元的油了,没黑没白地工作,饿了就在加油站吃碗泡面,让人感动。”

警车、救护车、公务车、志愿者的私家车、外地支援通化的移动微生物检测车……记者在加油站的一个多小时里,陆续有几十辆车来加油。通化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车辆管理科科员杨松一直在加油站统计车辆信息,协调外地支援车辆的加油事宜。“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共派出公务车辆160多辆,全力保障各个社区物资配送、卡点执勤,以及医护人员从驻地到医院之间的往返通勤。”他说。

时值立春,但山城通化仍然寒风凛冽。记者在一座加油站中窥见了一座城市的坚守,一辆辆加油的车辆也在为这座城市加入温暖的力量。疫情之下,穿梭于城市道路上的每个人、每辆车都是守护这座城的无名英雄。

通化,加油!

8.48亿元!财政部下达资金支持湖南、江西、贵州等12省份度汛救灾

(新春见闻)海拔4700米,探访祁连山冰川管护员

「天眼影像」贵州黔西:南瓜丰收正当时

土耳其批评西方在难民问题上“双标”

文旅观察 主编推荐⑭|向世界推出“山地狂欢节”

美国会通过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法案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发布大风黄色预警

俄罗斯批准“混搭”新冠疫苗临床试验

“民族文化教育—水族文字书写文化” 专题讲座在贵州民族大学举行

山西阜生煤业“10·20”较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结果公布 23人被追责

大医黔行|北京积水潭医院国家巡回医疗队:“授人以渔”让“大病不出县”

科技赋能能源产业!贵州能源产业技术发展大会召开

特写:给通化“加油”的人们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荣耀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