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党报关注」西秀区:金秋好“丰”景 蔬菜采收忙

❤

金秋时节,西秀区30余万亩蔬菜喜迎丰收,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们采收的身影。

「市州党报关注」西秀区:金秋好“丰”景 蔬菜采收忙
(图侵删)

9月18日,在杨武乡家合村上百亩黄瓜种植基地,种植户张康的二茬黄瓜喜获丰收,村民们正在抢抓农时采摘、搬运、装箱,不远处采摘农户们欢声笑语,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在家合村种了100多亩黄瓜,第一茬的产值是80多万元,现在是第二茬,每天可以收20000多斤。”家合村种植户张康说,他的二茬黄瓜是在7月初开始种植的,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管护,8月初开始采摘,到现在已经采收一个半月了,基本已经采收结束,总产量大概是100余万斤,单价在2元左右,主要销往广东一带,总产值预计是200余万元。

“黄瓜是时令蔬菜,种植周期短、见效快,家合村这里交通便利,水土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种植。”张康谈及蔬菜种植,感慨颇多,“现在国家的政策好,种植蔬菜业还可以买保险,政府还补贴我们一部分,这为我们种植户增加了不少信心。”

小黄瓜,大产业。黄瓜种植让张康赚到了蔬菜种植的第一桶金,在西秀区,像张康这样的种植能手还有很多,他们通过土地流转,因地制宜发展蔬菜种植,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不断带动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旧州镇新寨村,1200余亩蔬菜迎来了大丰收,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我家今年种了70多亩蔬菜,有茄子、冬瓜等,茄子从6月开始采收,要采摘到10月底,到现在卖了50多万元。”新寨村种植户桂二双说。

八九月的新寨村流星似火,茄子、冬瓜、西红柿、黄瓜、豆角、折耳根……随处可见这种“短平快”的蔬菜作物,一畦一畦铺天盖地,蔚为壮观。2023年,该村共发展蔬菜种植1200余亩,总产值达3950余万元,培育种植能手70人,带动就业400余人,发放务工工资400余万元,村民户均增收1.5万余元。

近年来,西秀区抢抓蔬菜种植机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培育有资质的种植大户,引导他们发展能立竿见影的“短平快”蔬菜作物,并积极建立多个大型蔬菜种植基地,如大西桥镇蔬菜产业园区、黄腊乡蔬菜种植基地等,这些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种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有效盘活现有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同时该区还注重技术创新,如采用幼苗移栽、有机蔬菜种植等方式,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有效做好蔬菜产业这篇大文章,不断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西秀区水土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有着发展蔬菜种植的优势,通过规模化、科学化的种植,种出来的蔬菜品质上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目前全区蔬菜产品大都销往广东、福建、广西、重庆等地。”西秀区农业农村局果蔬站负责人安志斌介绍,西秀区蔬菜种植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每年7至10月,西秀区可采收喜温茄果类、瓜豆类等蔬菜,全年种植品种有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白菜、甘蓝、折耳根、山药、大葱、莴笋等,主要分布在旧州、黄腊、大西桥、七眼桥、蔡官、轿子山、杨武等地。截至目前,全区发展蔬菜种植面积32.37万亩,采收量46.54万吨,总产值达9.3亿元,惠及10余万人。

来源《安顺日报》

编辑 潘忠靖

二审 王太师

三审 李玲

2025年贵州省两会召开时间确定

盘州市市场监管局鸡场坪分局:童心逐梦 守护有我

推动中医药为全球抗疫作出更大贡献

黔西市锦绣街道对文明卫生示范户家庭进行表彰

总台直击丨“雪龙2”号首次访港 展示国家极地科考成就

俄外交部宣布禁止227名美国公民入境

突发公告!纳思达监事会主席李东飞不幸离世,身家曾达50亿元

岑巩县疾控中心开展慰问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走访活动

开阳县农业农村局开展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检查

白云区:五部门联合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文明实践活动

王镇义率队调研酸汤及特色食品产业园发展工作

农产品电商大有可为(快评)

「市州党报关注」西秀区:金秋好“丰”景 蔬菜采收忙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荣耀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