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黔南,民族的狂欢。

在这里,不仅有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还有全国唯一的毛南族乡卡蒲。
在这里,布依族民歌“好花红调”“水族马尾绣”“牙舟陶器烧制技艺”等让人体验非凡;“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端节”“卯节”等民族节会丰富多彩。这也让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集布依族的包容性、苗族的多样性、水族的唯一性、瑶族的神秘性、毛南族的独特性于一体,实现了各族群众的深度融合,以及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近年来,黔南州着力打造“七个典范”,以“六个一”为抓手,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创建,探索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的黔南实践,为建设更高水平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凝聚力量。
12月19日,“黔南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创建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在都匀召开。天眼新闻客户端开设【民族花开“好花红”】栏目,聚焦黔南州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创建上的好做法和好经验,敬请关注!
12月19日,记者从“黔南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创建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黔南州以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七个典范”为统揽,全力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物质基础,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三五”期间,经济总量从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第6位升至第4位,从全省第5位升至第4位。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921.12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为2022年三季度以来最高。
黔南持续用好用活用足政策机遇。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政策机遇,将落实情况纳入巡视巡察、重大督查事项和高质量发展考核。抢抓省委省政府出台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40条”政策,最大限度用好、用活、用足政策。抢抓民贸民品企业优惠政策落地,推动民贸民品优惠政策惠企利民,民贸民品企业贷款额和贴息额连续9年居全省首位。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在新型工业化方面,主攻七大工业产业,抢抓国家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风口,加快建设全国最大磷系新能源材料基地,重点打造福泉—瓮安千亿级世界磷化工园区、龙里千亿级重点工业园区、贵州南部产业转移示范区,规模工业企业数量保持全省第一方阵。今年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速实现54.7%的高速增长,位居全省前列;在新型城镇化方面,积极融入“强省会”战略,优化五大城镇空间布局,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生活服务圈”。在农业现代化方面,以“六大产业、五大工程、五大行动”为主载体,持续推动农业基础设施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建设,提升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水平,超额完成粮油“双保”任务。今年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04.87亿元,同比增长3.7%,位居全省前列。在旅游产业化方面,聚焦把荔波打造成世界级旅游景区目标,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篇文章,深入实施“四大行动”。旅游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数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今年上半年,接待过夜游客496.58万人次,同比增长31.13%。
注重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聚焦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样板区、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样板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样板区和东西部协作典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022年全州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16.43%,全省第一。今年前三季度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排全省前列。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绍阳
编辑 何 广
二审 卢泰铭
三审 张发扬
“促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的减贫实践”线上主题吹风会成功举办
地铁客流近400万人次 商事主体约100万户 宝安“热力值”全线狂飙
「我为群众办实事」仁怀市纪委监委:强监督促落实 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让国际社会看到光明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