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作为广大驻村帮扶的一员,通过扎根基层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领悟。

我叫夏梓添,来自云南宣威,现任普定县马场镇湾寨村驻村第一书记一职,也许冥冥之中注定我与两百公里外的贵州普定结缘。
2018年到马场镇工作后恰逢脱贫攻坚验收之年,对驻村帮扶和脱贫攻坚都没有什么概念的我就这样赶鸭子上架的开展了驻村帮扶工作,我所帮扶的村是湾寨村,这里虽然是非贫困村,但是贫困发生率还是很高,达到27%,来到这里工作后感觉困难重重,由于我的性格内向,不善和人交流,再加上语言各方面的障碍,对相关政策的不熟悉,很多时候下村入户都是一脸茫然,有段时间我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不应该离乡背井来这边工作。
痛定思痛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寻求改变,首先就是学习,把所有的文件和驻村帮扶手册吃透,然后就是加强入户走访,定期召开小组会、了解基层的声音,认真解答村民提出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工作开展逐步有了新的提升和进展,自己也不再盲从,各方面工作逐步走向正轨。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受年初疫情影响,作为基层一线工作者,身上的压力和责任是巨大的,为了高质量的打赢脱贫攻坚战,压实“四个不摘”,组织村支两委、驻村工作组定期走访、对建档立卡户跟踪动态管理;结合帮扶干部力量、压实帮扶责任;领悟相关文件精神并坚持学习成为了我工作的重点,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湾寨村顺利的通过了2020年7月份脱贫攻坚“大普查”以及11月份省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湾寨村的工作既要接受群众的监督,也要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要认清当前工作的不足,产业种植模式单一、环境卫生有待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等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我认真思考琢磨的事,接下来的工作重心会以问题为导向,逐步完善和解决问题,驻村帮扶工作任重道远,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到乡村振兴衔接阶段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任务艰巨,我相信只要不断摸索、层层推进,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回顾这两年的驻村经历,自己感触颇深,从当初对工作的排斥到现在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了自己的感情,或许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还很多,但我相信在我们驻村工作组和村支两委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走向小康生活,现在湾寨村无论在发展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为民服务方面比以前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当初的组织软弱涣散村变成了现在的乡村振兴试点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有了新的进展,今年又有三名预备党员和三名入党积极分子加入了我们,补充了新鲜血液,我们拥有410亩的韭黄种植基地;以及200亩的烤烟基地,充分利用了湾寨自身资源大力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产业,从而带动就业。作为这一切的见证者,我是欣慰的,作为参与者,我是幸运的,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我始终坚持“守初心、担使命”,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工作中勇于探索和担当,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我相信这段经历将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人物小传:夏梓添,来自云南宣威,现任普定县马场镇湾寨村驻村第一书记。两年时间,湾寨村发展410亩的韭黄种植基地、200亩的烤烟基地,充分利用了湾寨自身资源大力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产业,带动群众就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梅世桂
编辑 向淳
编审 胡丽华 袁国彬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贵阳市乌当区老干部和老干部工作者中引起热烈反响
河南一地建17支狩猎队抓野猪!当地:野猪在河南无天敌,系合理合法捕杀
省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 邀请省法院院长与政协委员协商座谈 刘晓凯讲话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