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贵安新区湖潮乡芦猫塘村新移民组冬作马铃薯高产示范基地里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目前,该基地的马铃薯种已全部种下,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了解,该示范基地面积为20亩,正常采收情况下,基地平均亩产较试验示范基地周边马铃薯单产平均提高30%,产值平均提高10%,有望为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芦猫塘村新移民组冬作马铃薯高产示范基地。
芦猫塘村多年来一直以“希森6号”作为主栽品种,品种类型较为单一。2024年底,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在芦猫塘村建设了冬作马铃薯单产提升科技示范基地。该基地结合马铃薯产业特点和茬口衔接,精心挑选了2-3个产量高、抗病好、成熟期短的马铃薯品种开展示范,旨在为贵安新区发展早熟马铃薯产业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示范推广马铃薯小型机械化生产技术。
项目负责人、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邓禄军介绍说:“我们不仅在品种选择上进行了优化,还针对冬作马铃薯传统种植方式中存在的工序繁多、投入劳动力多且劳动强度大、马铃薯上市时间晚导致市场价格降低收益减少等问题,示范推广了马铃薯小型机械化生产及配套栽培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不仅提高种植效率,降低劳动成本,还能够使马铃薯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先机。”
此外,为了提高植保作业的效率和精准度,该基地还选择引进并示范无人植保技术。这项技术利用无人机搭载喷洒系统,能够实现精准施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同时提高作物的健康水平和产量。邓禄军认为,“无人植保技术的应用,是我们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病虫害防治,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芦猫塘村新移民组冬作马铃薯高产示范基地。
芦猫塘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小燕说,“冬作马铃薯单产提升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对于我们村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们将全力支持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希望能够通过这个项目,推动我们村的农业产业升级,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目前,冬作马铃薯单产提升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持续推进。“基地建设与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紧密结合,将技术体系专家、技术人员融入示范基地建设当中。我们会以这个示范基地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提高贵安新区的农业科技水平、现代化水平,夯实夏粮安全,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新的机遇。”贵安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局种植业与种业管理科杨雨婷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忠秀
编辑 张开学
二审 丁亚
三审 王鲁铨
「新春走基层」购年货 庆新年!德江县将于明日启动首届“年货节”
书写属于每个人不一样的未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丁湘梅“开学第一课”精彩寄语来了
「我的脱贫故事」我撑起了一个家丨纳雍县雍熙街道海沙社区村民简明艳
代表委员风采录丨市政协委员刘志伟:深入调查研究 积极建言献策
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即将“上线” 海南天气最新“剧透”→
「虎力全开 人勤春早」七星关区朱昌镇:春来好风光 辣椒备耕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