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贵州1949|“80后”创业者黄美玲:甜蜜“桃经济”,铺就致富路

nihao

01:43

我与贵州1949|“80后”创业者黄美玲:甜蜜“桃经济”,铺就致富路
(图侵删)

【写在前面】

1949年11月14日23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十六军一三八团进占贵阳,15日十七军五十师进驻贵阳,贵阳宣告解放。

在解放贵州全省的过程中,人民解放军日夜兼程,克服千难万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纵横1000多公里,歼灭国民党部队7000多人,争取国民党起义投诚43000多人。到1949年12月底,贵州全省79个县全部获得解放。

从1949年11月15日到2024年11月15日,75年筚路蓝缕,风雨兼程;75年春华秋实,砥砺奋进。贵州的75年,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让我们走近贵阳解放亲历者、参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奋斗者……看看他们眼中的75年之变。

初见黄美玲,她正站在田间与工人商量着草莓大棚的搭建。她双眼炯炯有神,小麦色的皮肤加上爽朗的笑声,整个人都神采奕奕。她的身后,是像从画卷里走出来的乡村——永乐。

空闲下来,她一边逗弄着自己养的小羊羔,一边说起自己的创业故事。

黄美玲检查桃树生长情况

1998年,家住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的16岁女孩黄美玲,报考了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农业机械化专业。彼时的永乐乡,虽然世代种桃,但苦于当时早熟品种的桃子品质较差,只能卖几毛钱一斤,大伙的生意经念得并不如意。

“那个时候很少会有女孩子选农业机械化,但是我家务农,我那时就关注到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已经进入机械化。而且我觉得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大趋势,所以就选择学了这个专业。”黄美玲坦言,祖祖辈辈都是种桃而生,自己对土地也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与使命担当。“我就想着,把更好的技术学回乡里,让乡亲们也能用上新技术。”

她依稀记得,那个时候家乡的路,满是泥泞,经常会看见有车经过时车轮陷在土里。路边的草也没有原本的绿色,厚厚的尘土像是给它们盖上了一层厚厚“被子”,宛如永乐桃业当时的处境一般。

2008年,黄美玲再次走出永乐,进入中国农业大学进修农村区域推广。学业有成的她本可以走出贵州,她却毅然放弃了外出发展的念头,选择扎根永乐,成为干井村村委会一名远程教育专管员。

初入职场,干劲满满的黄美玲一头扎进办公室就是七天七夜。“那时候的网络还没有现在这样发达,组织村民学习感觉很被动。”大家不愿意来,她就把种植技术刻成了光盘,把专业老师说的重点一一整理出来送到大家家里去。黄美玲无奈地笑道,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领她这份心。她慢慢明白了,大伙儿认为,实实在在的收益,才是硬道理。

现实的情况并未浇灭黄美玲的热情。她找到几位种植大户,挨个听取意见,结果却发现到底想要啥,他们也弄不明白。

这样下去可不行。黄美玲主动出击,她在永乐乡党委的帮助下,成立绿宝石合作社,主动揽下责任负责农超对接,把永乐乡的桃子推荐到了各大商超。

“那个时候,村里的路慢慢好了起来,铺下去的水泥与沥青盖住了原本随风飘扬的尘土,就像我们慢慢摸索到了出路一样,用实际行动安抚了村里人的不安。”黄美玲回忆道。

黄美玲与人交流种植经验

销路打开了,想要更进一步发展,更换品种是必行之路。一天夜里,黄家父女展开了一段彻底改变永乐乡种桃史的谈话。

“爸,您看咱家这片地差不多有20来亩,要不拿给我当试验地,我就种一些新品种,都是市场上消费者更喜欢的。我先看一下怎么种才能把它种好,如果土壤和气候都适合的话,再推荐给村民来种。”

望着女儿期待的目光,黄美玲的父亲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行,那就试试看,拿给你‘折腾’!”

早有打算的黄美玲,立即前往中国农科院,在那里,有她想要的答案。

“你好,我是种桃子的,我想咨询一下咱们专家,目前哪些品种比较好,适合我们贵州种植?”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内,黄美玲开门见山请教,得到了一名专家的指导,黄桃、蟠桃、观赏桃都是当下较为推荐的品种。

“取经”成功的黄美玲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将家里一整片久保桃砍掉。“其实那些桃树结的果一年要卖几万块钱的,有点舍不得,但是一想到这是我们整个永乐的希望,我又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

就这样,黄美玲在自家土地上播下的第一次希望,成了全乡人好奇关注的试验田。

当盛果期来临,挂满树梢的桃子鲜红讨喜,前来打听的村民们惊喜地发现,黄美玲种的桃子上市早,错开了桃子上市高峰期,能卖出好价钱。收获季到了,水果商开车抢着来村里收购,大家更是乐开了花,纷纷夸赞黄美玲当初做了正确决定。

黄美玲用手机拍摄的宣传照

如今,永乐乡的桃子不仅乘着货车运往全省,更在网络电商的推动下,通过飞机、高铁远销全国各地。每谈及此,黄美龄总会庆幸:“这条路,没走错。”

得益于贵州省对于乡村振兴的有力推动,近年来,黄美玲作为农村实用人才经常前往全国各地学习先进经验。

她在北京等地考察时发现,有很多水果基地融入了研学和亲子教育理念,既解决当地产业发展的痛点,也满足了城市家庭的亲子教育需求。“从北京回来,我就开始打造‘萌遇桃花岛’亲子研学基地,希望助推永乐桃产业发展,又为贵阳城市家庭亲子培养和教育方面贡献一份力量。”

回首这些年的变化,她感叹道,“路打通了,希望就来了。”都说贵州交通发展带来了山乡巨变,贵州赋予老百姓的,不只是交通道路的改变。不论是2023年贵州的旅游收入和游客数量全国排第一,还是村超、村BA的成功出圈,都为“黄美玲”们打了“强心针”,吃上了“定心丸”。

“我们相信,贵州的发展就是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走在路上,我们能学习到先进的技术、迎来高峰的流量,更能书写属于我们贵州人自己的灿烂篇章。”如今的黄美玲再看永乐,以桃园、桃林为核心的生态田园综合体,不断让桃业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机耕道遍布的林地,正焕发勃勃生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统筹/策划 刘丹 覃淋

图文/王颖

视频/高琴

编辑 李娟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证监会:2023年查办证券期货违法案件717件,同比增长19%

「生态·治理」⑨断源 清源 开源丨铜仁万山生态涅槃之路

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红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增添志愿红色 描绘和美龙井

让体育为社会提供强大正能量

中国空间站,我们来了!

为群众美好生活“加油”——晴隆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企业开展“质量月”活动

2024第八届“多彩贵州”自行车联赛(百里杜鹃站)丨选手车身 泥味十足

丹寨县东西部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情况介绍

涉变速箱、蓄电池、保险丝等问题,奔驰召回近36万辆问题汽车

册亨县高峰小学:布依文化“薪火”传承十三年

应对低温凝冻天气 清镇蔬菜专家来支招

我与贵州1949|“80后”创业者黄美玲:甜蜜“桃经济”,铺就致富路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荣耀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