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不熄|福建:鱼水情深赤子心

xiaofeng

在闽西的崇山峻岭间,隐藏着两段关于红军长征的深刻记忆:

火种不熄|福建:鱼水情深赤子心
(图侵删)

龙岩市长汀县中复村作为红军长征的率先出发地,见证了红九军团迈出长征第一步的壮举;

三明市宁化县凤凰山村是中央红军长征最远的出发地,承载着红军与当地群众深厚鱼水情谊的感人故事。

如今,这片革命故土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缅怀历史,追寻红色记忆。

空中俯瞰凤凰山村。黄尉峰 摄

走进中复村,刻着“红军长征第一村”的巨型石碑屹立村口。1934年9月30日,在经历了七天七夜的鏖战后,红九军团在中复村的观寿公祠前举行誓师大会,迈出了长征第一步,成为中央红军率先出发长征的一支队伍,观寿公祠因此被称作红军长征“零公里处”。

“一个中复村,就像一卷红军革命史的历史书卷。”中复村的红军后代、红色讲解员钟鸣说道。

在中复村,一座木质廊桥的木板上书写着“救国不分男女老幼”8个大字。廊桥四根木柱上的清晰刻痕,是当年红军征兵处的身高标准线。最初,身高线是用笔画成的,一些身高不够的青年为了参军在半夜偷偷将线降低,红军知道后便用刀刻了线。

当年为支持红军抗战,村民们拆下自家的门板、床板,用于修战壕、做担架运伤员。抗战结束后,这些木板或丢失或破损,老屋门板也就变得参差不齐,“家家无门板,户户无闲人”这句话流传至今。

来到宁化,凤凰山村仿古门楼上“红军万岁”4个大字,在冬日暖阳下熠熠生辉。

1934年10月,驻宁化淮阳、隘门的中央主力红军奉命在凤凰山集中,从凤凰山经江西石城、瑞金向于都方向集结,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每天早晨军号一响,战士们便起床折被服、上门板,打扫好卫生后便开始洗漱操练。”凤凰山村村民王盛金复述当时的场景。

宁化陈塘红军第四战地医院旧址前,油菜花竞相怒放。黄尉峰 摄

红军纪律严明,训练之余,白天协助百姓挑水劈柴、除草栽苗,晚上教村民识字写字,宣传革命思想。

当地群众筹款筹粮、缝衣编鞋,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粉碎国民党军的军事“围剿”,扩大红军队伍成了当务之急。青壮年纷纷报名参军,出现了“妻送夫、父送子,父子齐上阵、兄弟齐参军”的动人场景。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悲壮的湘江战役,是老区人民心中挥之不去的红色记忆。1934年冬,为掩护中央红军突围渡江,以宁化子弟兵为主的红三十四师承担起全军的殿后任务。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战士们如钉子一般牢牢扼守阵地,几乎全军覆没,师长陈树湘壮烈牺牲。

他们英勇无畏地战斗,为中央红军主力突围断后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绝命后卫师”。

时光流转,一处处红色旧址、一件件红色文物、一个个动人故事,依然滋养着这片红色土地,成为当地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资源更是成为村子蜕变的“金钥匙”。

目前,长汀和宁化已经建成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研学、红色旅游等于一体的红色文旅融合示范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稳步推进。每年有超千万人次来到这里,感悟历史,传承英烈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福建日报记者 徐士媛 罗昱伦

编辑 喻辉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海报丨坚守,在楼宇方舱

首例国产人工心脏植入术患者康复出院

英雄禁毒民警张从顺张子权父子皆英烈,用生命践行使命

「我的扶贫故事」我是群众的的服务员丨赫章县安乐溪乡党委书记蔡明臣

山西省长治市发布寒潮黄色预警

权威部门话开局|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持续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银川火车站增开至平凉、陇南临时列车

深圳:禁飞区放飞微轻型无人机罚千元

心怀科学梦想 树立创新志向(今日谈)

山西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吴存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审查调查

古城正定:文旅融合惠民生

延伸服务,黎平县图书馆联合黎平会议纪念馆到帮扶村开展“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送文化、送图书进入民族村寨活动

火种不熄|福建:鱼水情深赤子心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荣耀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