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家乡发展、村民利益的事就是大事,能真正帮助到他们,把村子发展得更好,我的工作才有意义,这是我回来当村支书的初衷。”贵阳市息烽县小寨坝镇高家坝村余忠明,放弃事业回乡当起村支书,为乡亲们谋幸福,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17年的0.95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1.90万元。

余忠明(中)走访村里的养殖户
余忠明所在的高家坝村是失地农民拆迁安置的城中村,原距镇政府4公里,村民的土地房产被征收后,搬迁至距镇政府1公里的位置,虽然交通条件便利了,但征地拆迁赔款等延伸出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村里事务一团乱麻。 “由于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群体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一度成为‘问题村’。”今年52岁的高家坝村党支部书记余忠明说,三年前他放弃在外面的事业回到村里,受命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 2018年9月,余忠明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走访矛盾纠纷群体。他站当事人角度,倾听他们的诉求,了解真实想法,并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渐渐得到群众的信任。经过走访,他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由于征地搬迁至集镇,农民失去了土地,就业无着落,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余忠明先把一些年纪大、文化程度低的人协调到企业做保安或保洁,解决他们的基本收入问题;对有一定文化的年轻人,帮助他们创业或联系技术岗位锻炼学习。这样解决了村里10多个闲散在家的年轻人就业。 “我只有小学文化,现在一个月五六千的工资,以前想都不敢想。”村民徐小强每次看到余忠明,都会拉他进家里坐坐,感谢余支书为他四处奔走找了工作。在余忠明的努力下,村民们白天上班,晚上在家休息或到广场上健身,生活充实多了,矛盾纠纷也少了。
余忠明(前排中)与爱心志愿者慰问留守儿童家庭
余忠明说,自己虽然有10多年的党龄,但很少接触党建工作,干起工作还有些吃力。他购买《党委工作手册》等书籍自学,向村里的老支书、老党员请教,还经常到其它先进支部参观学习,从外行变成内行。上任后,村两委班子更加团结、更有凝聚力了,现在党员队伍逐步壮大,还发展了几名入党积极分子。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余忠明搭建了临时值班卡点。开始大家都害怕,不愿意值班,他以身作则,在卡点连续坚守一个月。村民说:“余支书不是在卡点值班,是住在了卡点上。”口罩等防疫物资紧缺,他就四处托人购买。在他的动员下,村里许多人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由于高家坝村位于集镇所在地,商铺多,路段多,外来人口多,闲置安置房多,工作难度大。刚清理完的街道,马上又脏了,刚撕的野广告又出现了,余忠明自掏腰包请人清理,动员志愿者随时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终于啃下了创文工作“硬骨头”。 “今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乡村发展更有奔头了!”这段时间,余忠明很忙,白天忙着找项目、引资金,晚上召开村民宣传政策,他想再努力一把力,让村民们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息烽县融媒体中心 樊梦 李星
编辑 罗昌
编审 王太师 田菊
“数据高效流通,赋能实体经济”——国家级数字资源综合平台建设在京启动
金融宣传出“十”招 知识普及见实效!招商银行贵阳分行全面开展2023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遵道行义·同心抗疫」23个小时,62万平方米!遵义消防持续开展防疫重点区域消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