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8

立秋虽过,酷热依旧。雷公山脚下的小丹江苗寨热闹不已,沿河的餐馆内坐满了食客,丹江河内挤满了戏水纳凉的游客。
小丹江苗寨位于榕江县平阳乡,在2022年以前,这里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远山村,短短两年却已经成为游客争相前往的网红打卡地。
对于小丹江苗寨游客的激增,党员主播吴昌瑞功不可没。
小丹江苗寨游人如织
吴昌瑞是小丹江苗寨独竹漂非遗传承人,同时也是一名返乡大学生。2022年,他被山呷呷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唐胜忠看中,邀请他做公司主播,成为了小丹江苗寨“代言人”。
2022年8月,小丹江村在唐胜忠的推广下,于全网打卡地中初显锋芒,吴昌瑞的“独竹漂”“非遗”“秀丽山水”等话题更是将小丹江的流量推向了新高度。
吴昌瑞2023年1月份正式在村里直播,主要内容是售卖当地应季产品和推广小丹江苗寨的风土人情。本地人的身份让他很快得到粉丝的认可,特别是2023年“村超”火爆出圈,吴昌瑞抓住话题,让小丹江寨的流量涨到了6000万,每天接纳游客1000人以上,带动全村20余户村民开餐饮店和民宿。
小丹江苗寨的绝美景致
“除了公司的专业培训,县里网络主播党支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谈及直播获得成功的原因,吴昌瑞这样分析。
2023年3月,吴昌瑞被吸纳进入榕江县网络主播党支部,经常参加“云教育”“云培训”“云竞技”等。“通过线上学习交流和直播成果比拼,既丰富了知识储备,又能够积极为家乡贡献力量。”
与吴昌瑞一样,寨蒿镇晚寨村党支部书记吴帮云也通过网络主播党支部的帮助推动全村发展。
通过学习,吴帮云在抖音注册了账号“侗寨小吴”,经常以村里的风景和侗族的习俗为话题素材,在抖音持续推出短视频,不忙的时候也在抖音开直播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2年的持续努力,让她收获了1万多粉丝。
“没有找到住处的远方游客,可以到晚寨免费住宿、就餐,需要的私信我。”2023年,“村超”火爆出圈,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汇聚榕江,一时间只有38.5万人的小县城酒店一房难求,吴帮云一边组织村民将家里闲置的床铺收拾出来,一边通过短视频、直播向游客发出邀请。一夜之间,这个距离县城一小时车程的小村庄吸引几百名游客慕名而来。
晚寨村一角
周到的服务,热情的村民,让游客们备感温暖。令人感动的是,2023年以后,不少游客再次回到了这里,并自愿掏钱在这里住宿用餐。
游客们的到来,让吴帮云燃起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情,积极带领村“两委”筹集资金建设民宿。目前村里新建的3栋民宿即将竣工,预计10月正式对外营业。
在榕江县网络主播党支部里,像吴昌瑞、吴帮云这样的党员主播一共有36名。
2022年,围绕“把手机变成新农具、把数据变成新农资、把直播变成新农活”的“三新农”发展理念,榕江县及时把党的工作覆盖到网络主播群体中,为加快推动“村超”流量变现,赋能乡村振兴奠定了传播基础。
吴昌瑞正在直播
实践中,该县对入驻榕江县新媒体产业园区的企业开展全面摸排,引导36名网络主播党员主动亮身份,结合工作时间地点不固定、流动性强等特点,建立网络主播党支部,打造集教育培训、议事协商、直播带货、歇脚休息的开放共享型党群服务中心,为党员及乡村主播提供服务。通过组建榕江县乡村主播微信群,明确党建指导员,组织党员主播线上过组织生活。
“我们县新媒体从业人员比较多,统一思想,让大家方向不偏,往正能量方面来做传播,是我们成立网络主播党支部的初衷。”榕江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欧大春表示,为了让党员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该党支部集中精力培养一批“骨干型网络主播”,并通过“1+N”师带徒模式带动更多群众投入到直播行业,切实发挥党员对新媒体行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目前,该县一共培育了10个“骨干型网络主播”,孵化出的新媒体账号也增至2万多个。
“接下来,我们还将在骨干队伍的培养和培训方面加大力度,结合榕江的特点,让更多村里的党员干部和大学生加入到网络直播行业中来,培育更多优质大V主播,全力助推榕江高质量发展。”欧大春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马红梅 牟元媛
编辑 李坚
二审 孙蕙
三审 陈诗宗
聚焦2024交流周|老挝国家航空公司副总裁西迪特·杜昂西:加强教育交流项目 为澜湄区域创造辉煌未来
聚焦2023多彩贵州文旅招商推介会|传奇文化王蕊:继续加大投资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