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满目深情。古老的祭山树、脚下的产业路、乡间的炊烟袅,农闲的把酒送……本歹村已成为我在乡村振兴路上最温柔的风景。”翻看杨丽的朋友圈,写满了对第二故乡---本歹村的深情。2021年11月,杨丽被选派至盘州市鸡场坪镇本歹村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杨丽同志始终认真履行“一宣六帮”工作职责,在配好班子、建强组织、激发活力、带动发展、真情服务上下功夫,带领本歹村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强示范,组织振兴促发展”的好路子。“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杨丽心中坚信的一点。因此,在杨丽签署的《驻村工作任期承诺书》上,第一条便是“持续帮助建强村党组织”。

杨丽签署《驻村工作任期承诺书》
到村半月有余,她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通过学习掌握政策,摸清班子运转、党员现状、人选储备、群众诉求等,积极引导党员群众有序参与,组织按期完成换届选举并指导完成责任分工。她动员大学生、优秀青年进一步充实村“两委”班子,联系协调水城区职业技术学院提供学历提升、继续教育帮助,组织动员村干部提升学历3名,还帮助邻近白米寨村的干部提升学历。目前,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38岁,其中党员6名,本科毕业大学生1名,班子更加年轻、更具活力,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同时,她发挥所在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经验作用,指导村党支部夯实组织制度落实、加强党员学习教育,促进党建村务融合。注重营造党员干部领头学、普通党员跟着学的良好氛围。开展挂帮领导上党课、第一书记讲党建、支部书记抓党务,结合先进案例、生活细节、农村实际做好党员、群众联系教育。杨丽带领村支两委通过文件、书籍、视频“三媒”兼容和电视+电脑+手机“三加”模式开展学习培训,让党员群众坐得住、听得进、学得了、用得上。在串寨下组走访、召开群众会议时宣传党的涉农惠农政策、报告党委村务工作、密切干部群众关系。2022年,本歹村顺利完成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验收;2023年4月被列为全镇党建示范点重点创建村。而杨丽,也完成了承诺书上签下的目标。承诺书上的第二条,杨丽写下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字样。为此,她向娘家---六盘水市人民医院争取到3万余元资金,带领村干部和群众拿着各式工具,克服工程“新手”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安装太阳能路灯26盏,实现村寨活动小广场全部亮化,村民夜间活动更方便也更安全了;逢年过节,她协调医院到村开展慰问,给老人们送去大米、菜油、对联,给小孩们送去文具、礼盒、牛奶,两年间慰问了110户困难群众,赠送了2万余元物品……
杨丽(中)自行动手安装路灯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杨丽意识到,基础薄弱的本歹村急需走出一条不同的路子。于是,她带领村“两委”结合村情实际,通过明资产、找资源、想办法、勤汇报、多沟通、定规划,明确以村党支部活动阵地建设为载体,引进投资方联合建房,盘活土地资源,通过联合开发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逐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工作目标。在她的协调和帮助下,村集体以闲置资产和政府支持资金共201.6万元,获得建设用地使用权。她又联合镇、村领导干部引进投资方联合建房,促成新活动室建设项目落地,项目总投资约800万元。目前,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新活动室建成后,村集体将拥有1层门面212.5平方米及2层全部办公用房425平方米,不但可以解决办公用房问题,通过出租门面,预计还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6万元/年。
“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杨丽始终坚守的底线任务。她充分发挥六盘水市人民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优势,联系医疗专家到村开展“服务访·办实事”妇女专项义诊活动,进行“两癌”筛查和妇科体检,普及医学常识,服务群众100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2000余元。她通过入户走访、召开群众会议等方式宣传卫生健康常识,积极开展送医送药上门服务,及时提供寻医问药咨询服务、看病就医绿色通道服务、办卡开药上门指导服务,帮助解决村民看病就医问题近100个,联系服务群众300余人次。了解到坪子小学生尤其是单亲、离异、留守、重组、事实无人抚养等特殊家庭孩子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和困惑,她组织开展“健康校园行”活动,协调医院派专家到校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和视力筛查,联合老师为每个同学精心挑选赠送成长书籍和学习用品237套价值5000余元。
建设中的本歹村活动室
为了让村里残障农户办证少跑路、不花钱,她协调医院司法鉴定专家上门为村民诊查鉴定,并到相关部门办理好残疾证挨家挨户送到农户手中。村里老人患股骨头坏死,长年忍受病痛不能正常行走,她多次到家中做思想工作,并送老人去住院接受治疗。老党员患高血压需长期吃药,她就从医院开药下来,为其测量血压并指导规范用药。“既然签署了承诺书,那就一定要办到。白纸黑字的承诺书,让我感受到身上的责任更重、能做的事情更多、目标更明确,考虑事情也更细致。等回头看的时候,也会更有成就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瑶
编辑 尚宇杰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拆迁补偿待遇她们能否享受河南太康:“外嫁女”合法权益得到依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