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山西祁县农村地域广阔,农村人口占比80%以上。农村饮水供给面临覆盖区域大、偏远地区人口分散、水质净化设施不完备等诸多难题。近年来,祁县锚定县域统管目标,建立完善城乡供水一体化机制,实现了从“吃上水”到“吃好水”的根本转变。
早在十几年前,祁县就实施了全域村落覆盖的自来水工程。但一直以来,全县100多个行政村、20多万农村人口,基本上都靠自备井供水。由于管网老化、地势高低不平导致各家水压和供水量不均衡,再加上缺乏供水管理机构和技术,导致供水保证率低,水质也不达标。
修善村村长 段续斌:每条管道每天只能供水三个小时,管道因为年久失修经常坏,还得不断维修,水质也不好。
怎么解决农村的供水保障和饮水安全呢?从2019年开始,祁县开始统筹推进全县城乡用水一体化建设,将城市和农村供水进行“县域统管”。首先,把当地的三座高位水库总库容扩展到近2600万方,作为城乡供水工程主要水源;然后,打破原来各村吃各自地下水的格局,大力推进规模化集中供水建设,将城市管网向村庄延伸,解决农村饮水“最后一公里”。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水利发展中心主任 赵宝祥:全县铺设了主支管网592公里,村级管网4068公里,构建了以规模化供水为主体、小型供水工程为补充的新型城乡供水一体化的体系。
目前,祁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其中集中供水率高达99.6%。
为了让村民能从“吃上水”到“吃好水”,祁县4座集中供水的高标准水厂去年又引入了陶瓷膜深度处理技术,供水能力扩容提升到每天10万方。而对于偏远山区单村供水的村镇,则建设微型供水站,投用过滤净化+紫外线消毒设施,并且建立了4处水厂水质化验室。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水利局水质检测中心副主任 樊伟:我们每天会对这个水质进行检测,之前对农村供水的浑浊度可能有点高,现在经过水厂的处理净化后,国家标准是不能高于1.0NTU,我们的供水是0.3NTU左右。
如今,祁县所有村镇已经实现饮用水水质百分之百达标,甚至多项检测数值大大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目前,当地还在开发县级智慧供水平台的应用子平台,推进农村供水从建设向管理和服务转型。
(央视新闻客户端)
黄河美食丨陕西“Biáng Biáng面”:碗中藏乾坤 一面通古今
胡春华强调 全力以赴做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最后阶段筹备工作